《光‧舞弄‧影 — 2022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展覽筆記

20250124-24_-56
圖來源/國立臺灣美術館

藝術科技表演之跨域創作的精神,打造 10 組具表演性裝置特質的「光之劇場」

主 辦|國立臺灣美術館
地 址|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展 期|2021/12/25–2022/02/28
費 用|免費
官 網|https://tilf2022.com.tw/
策展人|曾鈺涓


▌展覽簡介

「光之劇場」,邀請每個觀眾在嬉光、舞光、弄影之間,成為「美」。

英國詩人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 6th Baron Byron,1788–1824)在《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詩中,以光影流動描述女子的「美」。「光‧舞弄‧影」藉拜倫詩中「光」之隱喻,描述觀眾在展覽所形塑的「光之劇場」裡,讓知覺與身體沉浸於數位打造的光與影情境之中,進入光影交織的世界,並參與交融於光影和諧的曼妙氛圍。至此觀眾的身體將隨著光影流動,成為光中風景,成為走在「光」中之「美」的意境。

本次展覽邀請來自臺灣、日本、澳洲、法國藝術家,以藝術科技表演之跨域創作的精神,打造 10 組具表演性裝置特質的「光之劇場」,並以三種「光」的角色定義「光影劇場」「光景舞台」「光遊界面」,重新定義「光」在表演中主體與客體的角色,建構民眾在「觀看」與「互動」中的觀展行為與感知經驗,將觀者從「觀看與參與的介入者」轉換成為「不可缺少的作品主體」身份。每件作品都有各自獨特的敘事情境、互動感知體驗與科技應用策略,作品將透過所建構的程序系統、訊號轉譯與電訊再現的傳訊中,引導觀者參與作品演繹的過程,而創作者、作品與觀者都是劇場的表演者、情境的創造者、故事的敘述者與訊號的再現者。

觀眾在嬉光、舞光、弄影之間,成為拜倫筆下所描述那般,自由地、自在地與自然地,在光影流動中創造與經驗屬於自己的「美麗」,並一起沉浸於光影所打造的魔力舞台當中,成為走在「光」中的「美」。

此次 10 組表演性裝置作品的「光之劇場」將以三種特色「光影劇場」、「光景舞台」與 「光遊界面」展現不同情境:光與音為表演主體的「光影劇場」─後藤映則、札卡哈米達、林書楷;光做為參與者展演的「光景舞台」─西蘇工作室、江元皓、莫名奇妙、人嶼;光做為參與創造的「光遊界面」─當若科技藝術、金啟平&吳冠穎&紅聲數位設計、安藤英由樹&純禾作。

20250124-24_-294
20250124-24_-295
20250124-24_-297
20250124-24_-296
20250124-24_-298
20250124-24_-352
20250124-24_-299
20250124-24_-300
20250124-24_-301
圖來源/國立臺灣美術館

▌展覽筆記

這個展覽是白天晚上皆能欣賞的展覽,不過基本上會以晚上為主體,當天因為早上已經逛太多展覽,沒有花很多時間逛完這個戶外展區。

不過有看到一個很有趣的作品「光之雨林 2.0」,將傳統的翻身板結合至動力機械,而那些面板有各種不同顏色,能夠隨著當下的光影,動態地投射到不同位置,過程中也有一些聲響,很像是雨滴聲,相當有意思的作品。

這次展覽的作品很棒,雖然沒有機會全部逛完,但是透過影像及圖文說明,也能夠一睹這些創作風采,將一些不錯的文章及影音放於下方,之後還能從中認識回味。

推薦閱讀:
光的嬉戲場:國美館光節 — 「光・舞弄・影」中的劇場性

20250124-24_-302
20250124-24_-304
20250124-24_-303

March 20, 2022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展覽筆記相關的分享。
鄭凱文
鄭凱文

我是一名魔術師、職業講師、職能治療師,時常運用魔術及醫學來幫助個案,對於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及使命,擅長運用細膩的課程編排,幫助學員有實質的收穫,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