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直友諒友多毛─阿貓阿狗的文學史特展》展覽筆記

20250124-24_
圖來源/松山文創園區

從文學中貓狗的視角出發,提供觀者一個回味無窮的觀展經驗

主辦|國立臺灣文學館松山文創園區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藝異空間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展期|2022/06/11–2022/07/17
時間|10:00–18:00
費用|免費

▌展覽簡介

「友直友諒友多毛─阿貓阿狗的文學史特展」由國立臺灣文學館策畫,從文學中貓狗的視角出發,以豐富的文學與展品,結合解構再造以極具穿透意象與饒富趣味的展示設計,提供觀者一個回味無窮的觀展經驗。

展覽以古早看門狩獵的工具動物,一路展至今日的寵物愛人,甚至形影不離的親密家人。議題展出以文學內的動物為主軸,也攜手與北部貓狗絕育及防虐動保協會合作,將議題層面擴及呈現行動者及文學家對流浪貓狗的關注,跟動物學生命、學成長、學謙卑、學思想。

一起來松山文創園區讓文學中的貓狗療癒你的心。

觀看更多請點此(推薦點選)


▌展覽筆記

「你是貓派還是狗派?」這是現代人很常拿來討論的一句話,甚至還引起許多網友的激烈辯論,最近在松菸看到一個展覽,從文學以及文化的角度切入貓狗的主題,還蠻有意思的展覽,與大家分享。

人類與貓狗的互動性,從歷史的發展軌跡來看,由工具動物的主從關係,再到相知相惜的夥伴關係,一直到現在開始出現貓奴狗僕,有了不少的轉變,從一些文學的紀載,也可以看見這些變化,相當的有意思呢!

貓與狗應該是孩童最早認識的動物了,因此在還沒認識其他動物之前,所有動物在兒童眼中都會一一被貓狗化,從王少濤的〈圓山觀動物園〉可略見一二。

相對於家貓、家狗享受「生活」的美好;流浪動物面對的是「生存」的困境,部分作家以觀察者身分,記下流浪狗的蹤跡,以及求生的艱辛,開始用不同的創作關注貓狗的社會議題,而電影《十二夜》傳達「領養,不棄養」的觀念,讓流浪狗們不用在動物收容所內經歷生命倒數十二日的殘酷。

整體而言,還蠻值得一看的展覽,雖然空間不大,但是內容少見且獨特,如果沒有時間前往看展,相關資料在「台灣文學虛擬博物館」一應俱全,分享給大家。

20250124-24_
20250124-24_-1
20250124-24_-2
20250124-24_-3
20250124-24_-4
20250124-24_-5
20250124-24_-6
20250124-24_-7
20250124-24_-8
20250124-24_-9
20250124-24_-10
20250124-24_-11
20250124-24_-12
20250124-24_-13
20250124-24_-14
20250124-24_-15
20250124-24_-16
20250124-24_-17
20250124-24_-18
20250124-24_-19
20250124-24_-20
20250124-24_-21
20250124-24_-22
20250124-24_-23
20250124-24_-24
20250124-24_-25

June 13, 2022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展覽筆記相關的分享。
鄭凱文
鄭凱文

我是一名魔術師、職業講師、職能治療師,時常運用魔術及醫學來幫助個案,對於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及使命,擅長運用細膩的課程編排,幫助學員有實質的收穫,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