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特展》展覽筆記

20250124-24_-5
圖來源/格式設計展策

帶觀眾漫步太空,展開跨維度音樂旅程

策展|格式設計展策
地點|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文化館 2 樓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 99 號
展期|2022/11/12–2023/02/28
時間|10:00–18:00(周一公休)
費用|175 元早鳥票(原價 350 元)

▌展覽簡介

一卷來自宇宙的神秘錄音帶,它是登月計畫的關鍵線索,專心聆聽,你可以跟著音樂前往月球,穿梭通往宇宙的航站甬道,請準備好你的耳朵,前方有光。

FLY ME TO THE MOON & BACK,橫跨 25 年,一場漫步太空的體驗即將開展,張雨生,想你到月球。

張雨生短暫絢爛的一生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其音樂創作風格多變,故有「音樂魔術師」之稱,在第 28 屆金曲獎獲頒「特別貢獻獎」,被廣泛認為是台灣華語樂壇史上最優秀的歌手之一,更跨越世代,影響了華語樂壇許多不同領域的創作者。

特展主題「想你到月球|FLY ME TO THE MOON & BACK」結合「天天想你」與「帶我去月球」兩首經典歌曲的意念,不但傳唱不休,並擁有時間與空間兩種向度的想像維度。2022 年適逢張雨生逝世 25 週年,展覽藉由一場漫步太空的體驗,跟著太空人張雨生參與一場太空登月計畫。展場幻化為從地球前往月球的音樂旅程,除了透過田野、訪調與研究,讓觀展民眾除了認識與了解張雨生的個人魅力與音樂成就,也同時回歸流行音樂的創作與聆聽本質,結合五組當代音樂人參與張雨生音樂創作特別企劃,重新詮釋張雨生的音樂,拉近世代距離,再次挖掘「音樂」的本質魅力,挟帶音樂創作的能量,穿越時光,想你到月球。

20250124-24_-6
20250124-24_-7
20250124-24_-8
20250124-24_-9
20250124-24_-10
20250124-24_-11
20250124-24_-12
20250124-24_-13
20250124-24_-14
20250124-24_-15
20250124-24_-16
圖來源/格式設計展策

▌展覽筆記

過年時去看了北流的《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特展》,這個展覽的取名來自於張雨生的兩首歌曲「天天想你」及「帶我去月球」,這兩首歌名很特別的是它們分別代表「時間」與「空間」,組合起來很富有想像的維度,有種對張雨生濃烈的思念情懷,富有玩味的中文詩意組合。

這次策展以「宇宙航行」作為主題,蠻少見將已故歌手的特展結合相當現代的科幻元素,也可以感受到這次不太是走緬懷的風格,現場也很少張雨生的影像紀錄,大多是一些手稿、生活物件、他人心中的形象口述等,與澎湖的《張雨生故事館》形式蠻不一樣的,那邊比較多張雨生小時候的眷村生長故事。

此次在「烈火青春」展區有張雨生的生平年表,比較特別的是將台灣歌壇事件與社會事件兩相對照,看見當時的歌曲如何反映現實。另一則是看見張雨生在不同音樂上的突破與嘗試,在商業化與個人創作試著取得平衡,他也是台灣第一部搖滾音樂劇《吻我吧娜娜》的創作者之一。

這次特展以「音樂」作為展覽的主軸元素,期待更關注於「聆聽」的層面,在「想你到月球」展區有五組當代音樂人重新演繹他的曲目,聆聽區的完整過程大約四十分鐘,總共十首曲目,其實就像是一張專輯的長度,順序上就是先播張雨生原版,隨後則是當代歌手的嶄新演繹,過程就點像是歌手與張雨生互相迴響,也是此次最獨特的亮點。

不過這些歌手與張雨生的年代不同,大多是從他人或想像去認識張雨生,而現在過了二十多年,即便是認識張雨生的粉絲,可能也對於他的記憶逐漸模糊,不過經典歌曲的傳唱度不滅,也容易與自身的生活記憶連結,因此不同年代的觀者應該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我那天聽完最喜歡「陳綺貞」及「夜貓組」的版本)

以前看過一些張雨生的紀錄片及節目片段,可以明顯感受到他的與眾不同,像是大男孩的年紀,坦率真誠但又充滿才氣;也聽過很多他的原創歌曲,應該說是他人的翻唱版本,這次在特展才知道原作是他,自己時常思考或者說是幻想,如果他現在還在的話,華語樂壇會有什麼樣的樣貌呢?

Fabruary 4, 2023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展覽筆記」相關的分享。
鄭凱文
鄭凱文

我是一名魔術師、職業講師、職能治療師,時常運用魔術及醫學來幫助個案,對於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及使命,擅長運用細膩的課程編排,幫助學員有實質的收穫,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