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疾患汙名化一直都是進行式
演出|故事工廠
時間|2020/12/06 19:30
地點|臺北國家戲劇院
座位|19 排 – 14 號
費用|1275 元
▌前言
這文章是後來補檔的,當初看完其實蠻震撼的,不過覺得可能會寫不夠完整、或者不夠好,最後沒有留檔到部落格有點可惜,所以今年再拿出來寫個短評。

▌節目簡介
改編自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連續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原著 呂蒔媛
編導 黃致凱
監製 林佳鋒、林宜標、李彥甫
你自以為是的正義
可能把另一個人推向地獄
在戲院犯下無差別殺人案的兇手
痛失愛子,想要尋求公道的被害者父母
試圖撕下「殺人魔家人」標籤的加害者家屬
替殺人犯辯護,被視為「魔鬼代言人」的人權律師
究竟誰是善?誰是惡?
層出不窮的無差別殺人事件
審判結果爭議頻傳
是法官判決悖離民意?
還是民意被媒體操縱?
輿論就是一場社會公審
你的一票
也許能阻止下一場悲劇的發生
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或許我們與惡的距離
比你想像的,更近
【全民公投×論壇劇場】
一、群眾輿論投放
觀眾可透過LINE Bot留言板發表言論,內容隨機投影至舞台。
二、開放現場提問
觀眾將可在指定橋段,與劇中角色及特邀業界專家、法界人士討論議題。
三、投票決定劇情
觀眾以LINE Bot參與2次公投,投票結果將改變角色命運。
演出會因應投票結果改變劇情發展及轉換場景,共有4種結局。
四、戲裡戲外與每日演出結局版本
你/妳好奇每日演出結局的版本嗎?
我們將在此陸續公布「每日演出結局版本」。(請點我)

▌觀後心得
當時觀看的過程相當沉重,情緒被帶到非常的深處,是一部渲染力很強的舞台劇,這一部的原創影集我也有看,相當的喜愛,但這也是歷久的兩難議題,要在簡短的篇幅講述完整的 IP 故事,實是一大挑戰。
故事工廠的製作普遍都很高規格,這次還有搭配 LINE BOT 現場投票機制,去傳達輿論的影響力,整齣劇作也有相當多的演員,來豐富這一個不容易一次說清的故事,每一場次也都邀請委員或專家,一同討論精神修法等問題,對於這個命題可說做了許多功課,節目手冊有相當多的資訊。
我很喜歡故事工廠會在演出後,舉辦免費的幕後導覽,帶領觀眾了解戲劇製作背後的細節,這一次《與惡》同樣也有,但我覺得這次《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導覽比較偏向講一些劇團的小故事,少了一些創作的理念或背後巧思,是讓我覺得很可惜的點。
這齣戲跟我本身職業也很有關係,過去也有接觸過相關的個案,所以某些橋段非常深刻,也很開心這樣的命題被帶入劇場,增進更多的省思交流,已經看過不少故事工廠的劇,目前幾乎都還蠻喜歡的,期待未來繼續進劇場支持他們。


February 07, 2022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觀劇心得」相關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