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茶塾-數位互動探索空間》展覽筆記

20250124-24_-4
圖來源/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

將茶學內容轉化為大、小朋友都能輕鬆理解的趣味動畫及有趣的數位互動設施

地點|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
地址|新北市坪林區水德里水聳淒坑19–1號
時間|09:00–17:00
費用|全票 80 元(新北市民免費)
官網|https://www.tea.ntpc.gov.tw/

▌展覽簡介

為了吸引年輕族群對茶文化的興趣,茶博館精心規劃將原有的五感體驗館再進化升級,推出「曉茶塾-數位互動探索空間」,以茶神陸羽的《茶經》內容為基礎,結合時下最火紅的AR、VR技術,將茶學內容轉化為大、小朋友都能輕鬆理解的趣味動畫及有趣的數位互動設施,民眾可以從採茶、炒茶、揉捻、烘焙,一直到設計出自己專屬的茶葉罐,完整體驗製茶流程,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茶知識學習變的新奇又好玩,進而吸引更多兒童及年輕人成為茶學種子,強化茶文化的推廣與傳承。

展覽內容分為六大區:

茶之源Origin of tea
茶的起源,根據唐代陸羽所著《茶經》記載,傳說神農氏有一天在茶樹下燒水,葉片恰巧飄落沸水中,沒想到泡過茶葉的水讓人喝了以後神清氣爽、精神百倍,自此發現茶可以飲用,而飲茶文化也從此開始隨著時代演變發展。如今茶已經成為大眾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臺灣生產的各種好茶更是聞名全世界,邀請您一起進入「曉茶塾」探索茶學奧妙,成為一個曉茶達人!

茶之具 Tools of tea
茶葉從茶樹上採摘下來後,還需要經過一連串繁複的「製茶」工序,才能讓茶葉變成可以泡來喝的好茶。眼前的這些器具,都是製茶時需用到的好幫手,現在就請拿起製茶小寶典(平板電腦),看看每一種器具的功能及運作方式,瞭解茶葉在製造過程中產生了什麼奇妙的變化吧!

茶之器 Equipment of tea
飲茶文化淵源流長,今日,泡茶已不僅只是喝茶的過程,透過茶器具的選擇、茶席的設置、個人思想的表現,茶,已成為一門充滿創意與人文精神的生活美學。

讓我們一起動動手,認識各種基本茶器的功能、瞭解泡茶的方法,同時學習如何擺設出一方優雅的茶席吧!

茶之出 Production of tea
臺灣得天獨厚的氣候與地形,孕育出適合茶樹生長的環境,各茶區因氣候、土壤、海拔的差異,所產製出的茶葉外觀、香氣、滋味、喉韻皆不相同,交織出豐富的臺茶網絡。

仔細觀察茶葉的形狀、顏色、香氣,各有異美,把茶名木牌拿到感應區,還能更進一步認識每種茶的產地與特色喔!

茶之造 Making of tea
茶的誕生,考驗著茶職人的耐心與毅力,除了傳承自古以來不斷演進的製茶工藝外,還得通過重重製程關卡考驗,才能淬鍊出一杯風味絕佳的好茶。

讓我們從採茶開始,依循製茶流程步驟,一關一關動手學習炒茶、揉捻等專業技術,親身感受育茶的甘苦與樂趣!

茶之裝 Packaging of tea
歷經漫長的栽種及製造過程,終於生產出的茶葉,最後還需要為它穿上美麗的外衣,才能在貿易舞臺上綻放迷人魅力,吸引更多消費者注目。

發揮創意,變身茶葉罐設計師!動動手,自由組合不同款式的罐子、紋飾、花色,最後為它取個好名字,自己打造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原創茶葉罐!

線上實境特展:https://www.tea-vm.com/teaschoolhouse/


▌展覽筆記

以前去坪林大多是因為工作,印象很深刻是當地的一間公共托老中心,當時帶領長者健促活動之後,都會留下來與他們用餐,裡頭有一位高齡九十多歲的阿公,非常喜歡看魔術,時常用餐結束之後,都會呼朋引伴來請我秀一手,可以感受到老人囝仔性,是很有趣的一段回憶。

而這次前往主要是慕名「坪林茶業博物館」而來,當天看了一個常設展《曉茶塾-數位互動探索空間》,以及兩個特展分別是《津甘馧》及《泡》,因為三個展覽都有各自的豐富內容,於是拆成三篇來書寫記錄。

不過只看博物館還不夠過癮,所以幾乎都會搭配一些美食行程,當天在坪林老街的百年古厝「幸福小廚」用餐,這個餐廳主要是一些家常菜,有很多坪林風格的手路菜,最有名的是茶油麵線,其實這是老字號「滴滴香」開的小館,因此吃完午餐之後,可以走到對面再吃茶香冰淇淋,會非常的滿足!

當天進入館內發現原來新北市民免費,後來查找資料之後了解,原來新北市文化局所屬之博物館,皆只需出示新北市民證明即可免費。後來我第一站先走進常設展《曉茶塾-數位互動探索空間》,常設展的空間不算大,有點像是比較大間的教室,不過動線不會擁擠,可以各自找到舒服的空間觀賞。

這個展區的內容是設計給大小朋友容易理解,所以不太會有深澀繁雜的文字,也有搭配動畫影片以及數位設備,讓大家可以實際動手體驗,我自己蠻喜歡茶名木牌的設計,除了前方實際的茶葉展示之外,只要將木牌拿到感應區,就能更進一步認識茶的產地與特色,展區也有許多客製化的數位遊戲,也都有結合一些茶的知識,能夠增進孩童的記憶點。

此處因應不同年齡層,基本上是點到為止的介紹,對茶葉的製作有個基本的輪廓,透過六大展區「源、具、器、出、造、裝」,對於製茶及茶學有了基本想像之後,就可以往特展區前行,對於茶的文化會有更深入的連結,以及更多元的洞見。

Fabruary 7, 2023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 - - - - 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 - - -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 - - - -有興趣看「展覽筆記」相關的分享。
鄭凱文
鄭凱文

我是一名魔術師、職業講師、職能治療師,時常運用魔術及醫學來幫助個案,對於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及使命,擅長運用細膩的課程編排,幫助學員有實質的收穫,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