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 — 古蹟導覽筆記

20250124-24_-8
圖來源/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

日本境外全世界保留最完整的神社

時間|2022/07/09 14:00
地點|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成功路三段 200 號

▌前言

查資料才發現許多「忠烈祠」的前身都是「日本神社」,當時日本退出台灣之後,因為反日情緒的作用之下,政府全面清除日本遺留下來的建築物與各種圖騰符號,最後僅存了現在的「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是現在日本境外全世界保留最完整的神社。

因此電影《KANO》嘉義農林棒球隊和近藤教練第一次見面的神社,原本是嘉義神社,但是嘉義神社早在 1994 年遭燒毀,所以改到桃園神社進行拍攝,而港片《黃金兄弟》的其中一幕也在此處取景。

原先只是來走一下市集,並且看一下神社古蹟,剛好遇到一場現場導覽,聽完之後很感興趣,後續也找了一些資料,將一些收穫及學習放在這篇文章當中。

20250124-24_-15
圖來源/《KANO》預告片
20250124-24_-16
圖來源/《黃金兄弟》預告片

▌官方介紹

桃園神社的存在也可謂是一個奇蹟,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退出台灣,大陸的國民政府來台,在濃厚的反日情緒作用之下,全面清除日本遺留下來的建築物與各種圖騰符號,成為 1950 年代的政策,尤其是在民國 61 年〈西元 1972 年〉臺、日斷交以後,內政部制定了一項新的法令「清除臺灣日據時代表現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之殖民統治紀念遺跡要點」。

從中央到地方,有意識地剷除日本神社及其相關設施(日本據台 50 餘年中,共計建立 203 座規模不一的神社),留用的只有各地的武德殿(日本人學習武術的道館),充為警察局、憲兵隊或忠烈祠之用,而神社因為不易轉變為私人用途,在民國 63 年〈西元 1974 年〉以後逐漸被拆除,或任其風吹雨打、日曬雨淋而自然損毀,能完整保留者幾乎沒有。

民國 74 年〈西元 1985 年〉桃園神社建築因多年乏人管理,破爛不堪,當時之地方政府有心重新夷為平地,整建為鋼筋水泥結構的中國宮殿式建築,消息傳出後,輿論及學術界一片譁然,緊急提出保護古蹟的呼聲,並引起各界激烈爭論。

所幸此時期大多數人們終能較公平而正確地看待歷史,最後地方政府接納眾議,決定將原準備新建之經費新台幣 886 萬元移作修葺原建築物,此後神社建築物不但被保存下來,且於民國 75 年〈西元 1986 年〉 2 月起至翌年 2 月止進行整修工程。

這座保有日本國治理時期建築特色的建築物,才得以完整保存。神社整體於民國 83 年〈西元 1994 年〉 2 月 15 日被內政部指定為台閩地區國家第三級古蹟。其建築物主要包括本殿、拜殿、參道、中門、枅垣、高麗犬、銅馬、社務所、手水舍、鳥居、石燈籠、管理室、儲藏室、石階段、入口名稱座、東司等設施。

一級古蹟:古蹟具有全國性意義及價值的,屬一級古蹟。
二級古蹟:古蹟在歷史上有重要性的紀念,但不一定是全國性的。
三級古蹟:古蹟具有地方性的歷史價值。

觀看更多資訊請點此

20250124-24_-21
圖來源/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
20250124-24_-22
圖來源/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


▌導覽筆記

鳥居

鳥居是日本神社的建築之一,傳說是連接神明居住的神域與人類居住的俗世之通道,屬「結界」的一種,而《桃》的鳥居為日本傳統「明神造」的形式,為兩柱單間的形式,因為過去政府想要減少殖民色彩, 因此《桃》的鳥居有拆掉一根「橫樑」,中間的「額束」也拿掉了。

《桃》主要採用鋼筋混擬古(RC)所製造,表面洗石子的方式是後期處理的,其實過往桃園有四座鳥居,但其他三座因拓寬馬路而拆除了,僅存最後一處的此座了。

20250124-24_-23
鳥居

手水舍

因位於神社的西方,日人稱為「西淨」,參拜者進入神社祭祀前需先洗淨身心,「手水舍」是提供參拜者洗手、漱口的處所。屋頂為「切妻造[1]」,現為青銅色,主要是已氧化的關係,而洗手也有其流程。

淨手順序主要以右手拿起勺子舀起水,先洗左手,再以左手拿勺,洗右手。接著以右手持勺,將水倒入左手掌心中,用來漱口;最後將勺子立起(勺口朝內),使勺子中剩餘的清水由上至下流下、清洗勺柄。

[1]切妻(懸山頂):識別上是側面呈現「人」字型成且屋簷超出山牆懸空的屋頂,側面的人字由兩條垂脊構成。(認識更多:台灣日式建築:屋瓦類型 — — 台灣樣.建築百科

20250124-24_-24
20250124-24_-25
20250124-24_-26
手水舍

社務所

過去功能主要作為神社管理人員(日本和尚)處理日常事務及參拜者休息、齋戒、沐浴之用,現有時會作為展覽空間。

屋頂上的圖騰也是有特殊意義的,設於日本山牆或破風板下的一種裝飾物品,帶有防止火災的寓意。下方垂墜之懸魚,被稱為「豬目懸魚」。豬目是一種雕花的紋案,由三瓣心型組成,凡是雕刻豬目的懸魚,都被稱為豬目懸魚。

20250124-24_-27
20250124-24_-28
社務所/猪目懸魚

銅馬/一心六石

神馬(銅馬)也是神社的組成元素之一,為神明在人間與神域往返的主要坐騎。馬的腹部兩側鑄有代表日本皇室之「菊花」徽章。(延伸閱讀:構成日本神社的建築基本元素(6)

階梯參道兩旁之駁崁表面所植之鵝卵石,採「一心六石」之方式排列(即任指一石為中心,其周邊即有六顆石頭環繞),石與石之間互相牽制以求穩固,遇颱風、暴雨等天然災害侵襲時,可防止「土石流」等危害。

20250124-24_-29
20250124-24_-30
20250124-24_-31
銅馬/一心六石

透塀/拜殿/格天井

「透塀」位於中門的兩側,可適時遮蔽直視本殿的視線,以避免冒瀆神威。

「拜殿」是一般朝拜者列隊祭拜的殿室,祭拜時有奏神樂及舞神舞,是全區面積最大的殿宇,與台灣地區傳統寺廟建築之正殿相似,但空間機能卻不同,不是供奉神祇的主殿。拜殿因為過去有雨天漏水問題,所以屋頂有重新翻修過,因此銅屋瓦還未完全氧化,仍是比較新的褐色,經過氧化之後會趨向青銅色,形成一層保護層,也能避免主體繡蝕。

室內的天花板的「格狀天井」(日本稱為折上格天井,中國稱為覆盆式天井)作法可追溯至唐代,將屋樑隱藏起來,同時降低天花板的高度,給人以平穩之感。(延伸閱讀:戀京癮士的癮士看佛寺(八)淺談日本寺廟的構造—床與天井

20250124-24_-32
20250124-24_-33
20250124-24_-17
透塀/拜殿/格天井

錺金具

「錺金具」泛指寺院或神社中建築、佛具、藝品等使用的裝飾金屬零件,同時可以防止雨水及白蟻、蛀蟲等侵蝕,造成腐朽的效果。

20250124-24_-34
20250124-24_-36
20250124-24_-35
根卷金具/隅金具/菊紋金具
20250124-24_-18
20250124-24_-21
圖來源/「最初的忠烈祠,最後的神社」完整版

金輪繼/銅屋瓦

「金輪繼」為傳統木造建築所使用的一種榫卯技術,將兩塊木頭削切出類似 T 型的接口,在中心打入木栓加以組合而成,可用於連接柱、樑的材料,因為其結構的特殊性,各個方向都具有相當的強度,是傳統工法中最堅固的做法之一。

「銅屋瓦」由紅銅或紫銅鎖加工而成,通常配合由瀝青製成的防水層,以緊密的層疊進行鋪設。隨時間增長,表面會產生銅綠保護層,可避免主體繡蝕,故能長久耐用。

20250124-24_-19
20250124-24_-37
20250124-24_-38
金輪繼/銅屋瓦/等比例戶外屋角足尺模型

蔀戶/本殿

「蔀戶」最初是為了講究通風與採光的日本傳統建築設計的一種屏障具,之後也逐漸被佛寺與神社建築所採用。(延伸閱讀:癮士看佛寺(九)淺談日本寺廟的構造(完)為建築增添靈性:窗之美

「本殿」屋頂前長後短, 在前廊屋簷左右兩側各有一彎曲如蝦的木樑,為屋脊至屋簷兩個不同高度落差間的承重樑,稱為「海老虹樑」

「本殿」木階梯七級,梯面[2]極小,級深僅半履,俗稱「半步梯」,為一種特殊設計,無法容人一腳平踏,目的在使祭祀者須低頭注視並蹎腳尖謹慎下,以防摔倒,自然產生神聖、嚴肅、敬畏、 謙卑的心情。

[2]樓梯踏步:由踏面、踢面和休息平台組成的,踏面是樓梯踏步中水平的面。

20250124-24_-20
20250124-24_-39
蔀戶/本殿

▌整體心得

很喜歡一些建築背後的故事,讓出遊有了不同層面的學習體悟,很多建築背後都有其獨有的歷史觀,也因為過往歷史的沉積醞釀,才得以形成具有高度價值的文化資產。

看了「最初的忠烈祠,最後的神社」這部記錄短片,才了解到原來這已是台灣最後一座保留完好的日本神社,經過了許多爭議風雨,所幸仍保存了這一處文化資產。

走過八十餘載的文化流轉,桃園神社不只是一個美麗的建築,更是一個載體,承載著島嶼的歷史、人民的情感與匠師的技藝。以中門為界,中門內是忠烈祠,維持祭祀的神聖空間,中門外是神社文化園區,藉由空間活化,讓民眾親近古蹟,了解它細膩而多元的文化樣貌。

註:網路搜尋時找到有人紀錄導覽的過程,剛好他影片紀錄的導覽員與我當天遇到的是同一位,非常年輕優秀的導覽員,影片總共有四部,大家可以點選下方影片觀看。

https://link.medium.com/qsdNHb0mIrb

20250124-24_-66
20250124-24_-40
20250124-24_-42
20250124-24_-43
20250124-24_-41
20250124-24_-44

July 17, 2022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展覽筆記相關的分享。
鄭凱文
鄭凱文

我是一名魔術師、職業講師、職能治療師,時常運用魔術及醫學來幫助個案,對於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及使命,擅長運用細膩的課程編排,幫助學員有實質的收穫,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