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淵源流長的茶文化裡,探索面對無常的勇氣,學習療癒傷痕的智慧
地點|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
地址|新北市坪林區水德里水聳淒坑19–1號
展期|2022/01/19–2023/09/03
時間|09:00–17:00
費用|全票 80 元(新北市民免費)
官網|https://www.tea.ntpc.gov.tw/
▌展覽簡介
2019 年末,COVID-19 疫情猝不及防地帶來巨變,同時也帶來省思的契機。在世界紛擾中靜下心來,於歷史文明中反觀自省,從淵源流長的茶文化裡,探索面對無常的勇氣,學習療癒傷痕的智慧,用感恩之心修復支離破碎的身心創傷,邁向後疫情時代的重生之路。
天地人共育而出的文化
茶樹約於 6000 萬年前出現,綜觀歷史可發現先民不論在飲食或精神上,均懷抱著感恩的虔敬,與茶及萬物和平共生。「茶」字,由「人」在「艸」、「木」之間所組成,人類與茶相遇後,「喝茶」便成為人融入天地的重要實踐方式。茶最初以物質形式出現,從草木湯藥、茗粥飲食,逐漸發展成象徵精神文明的飲品,融入儒、釋、道等哲學思想,成為人們表達心志及傳遞禮敬感恩的載體。
大地之殤後的自我覺察
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靈,無節制地向自然掠奪,導致極端氣候與傳染病的致命威脅無情反撲。當氣候變遷與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環境,生態系統也面臨衝擊。以茶產業而言,若極端氣候持續加劇,全球茶產量極可能銳減,茶葉風味也會受影響,喝杯好茶在未來恐將成為奢望。因此,「永續」不只是口號與議題,更是刻不容緩的行動,從日常裡的小事做起,便能改變我們的未來。
創傷使人變得更加堅強
身處疫情時代,當隔離、封鎖、保持距離成為新日常,或許減輕了病毒肆虐,卻加深了情感阻絕。面對生命逝去、經濟危機,如何自創傷中復原,是全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從文化中靜觀省思,在器物修繕及製茶的傳統工藝裡,啟發了我們面對傷痕的智慧與勇氣。格物致知,反求諸己,抱持此般信念,從天地萬物流轉中學習,修復身心,化殘為美,發現生命的靈光。
魔法般神奇的感恩力量
正向心理學研究發現,當我們感受到善意或是關注正向事物時,會與世界有更緊密的連結,幫助我們超越苦痛與度過難關,產生幸福感。各國都有與「感恩」相關的傳統習俗,例如奉茶文化、茶道禮儀、感恩節慶等,這些充滿善意的感恩文化,在疫情席捲全球的當下,彷若心靈的解藥,提醒著我們以感謝所有取代喂嘆失去,撫慰且振奮人心,成為照亮黑暗時代裡的點點星光。
最棒的事情,就是感謝一切。
了解這一點的人,就會知道活著代表什麼。
了解這一點的人,已經參透了整個人生的奧秘:感謝一切。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艾伯特·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
從「我」到「我們」,地球上所有人類萬物都是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體,一起書寫著共同命運與未來。在構成整個世界的生活圈中,每個生命就像圓圈,每個圓圈都以「我」為圓心向外擴展,如同水面上的漣漪,一圈圈的波紋互相連結、碰撞,在時間上及空間上產生不可避免的交互影響。因此,無論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在感恩的旅程中,你不是孤單一個人,一路上還有很多人。
謝謝你。
▌展覽筆記
前面分享完兩個茶博館展覽《曉茶塾-數位互動探索空間》及《泡》,最後一個是我個人這次最愛的《津甘馧》,前兩個像是喝著茶聊著近期的新發現,而《津甘馧》則是從淵源流長的茶文化,去向其學習生命的智慧。
茶最初以物質形式出現,從草木湯藥、茗粥飲食,逐漸發展成象徵精神文明的飲品,也成為表達心志及傳遞禮敬感恩的載體,有句話「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喝酒使人激情、亢奮,而喝茶使人清醒、靜思,這次的特展以茶去連結到後疫情世代最需要的療癒力量。
展中有提到「鋦瓷」這項技藝,鋦瓷是一種修復陶瓷的傳統工藝,利用延展性強的金屬片製成「ㄇ」字形鋦釘。另一修復工藝則是「金繕」,以天然生漆黏合修復破裂的陶瓷器物,再用金粉或金箔痕進行裝飾,讓殘缺的器物重或新生。
兩項修復技藝皆屬於殘器哲學,核心理念都是惜物之心,其修復的不僅是器具,而是那份物件乘載的情感,「不完美,更美」是展中提到的一句話,如同金繕將破損和修補視為物件歷史的一部分,不僅不掩飾缺陷,反而去凸顯它,並且賦予器物新的精神內涵與獨一無二。
而有著獨特蜜香的東方美人茶,也是因傷痕更加美好,它是因小綠葉蟬吸食過後,而造成茶樹異常代謝而生成特殊成分,它是少數遭受病蟲害後,反而附加價值更高的農作物。
此展透過茶道重新驅動思考的動能,從中學習感恩與轉化心境,從日常生活中養成感恩心態,其也如同原子習慣可以達到複利的作用,不一定要一直找到新風景,但要有發現新風景的眼光,從生活中去細數值得感謝的人事物,相信每件事都有其值得學習的角度。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最終,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海明威
Fabruary 12, 2023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 - - - - 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 - - -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 - - - -有興趣看「展覽筆記」相關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