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源不息—沙崙綠能藝術節》觀展心得

20250124-24_
《源源不息 — 沙崙綠能藝術節》

多位藝術家們以「能量」為主題進行創作

主辦|科技部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
創作|眾多藝術家列於下列文章
地點|科技部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臺南市歸仁區歸仁十三路6號)
展期|2021/12/18 10:00 ~ 2022/01/16 17:00
票價|免費

▌前言

當初會注意到這個展覽是因為在車上聽「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由陳端慧(端端)主持的「世界夢想表演廳」,裡面有一個節目「美的奇思妙想」,邀請到了《綠點子藝術展》的策展人「張博智」,而剛好我這一週也要前往台南,這個展剛好位於台南高鐵站附近,於是促成了這次機緣。

《綠點子藝術展》是多位藝術家們以「能量」為主題進行創作。透過人文起心動念與觀點達成與能量的對話和省思,它算是《源源不息 — 沙崙綠能藝術節》裡頭的一個主題活動,裡面還有很多不同系列主題的活動,像是藝術展、工作坊、現地製作及講座等。

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2e/61de571536946d000735eb81

20250124-24_-1
源源不息 — 沙崙綠能藝術節》活動海報

▌活動介紹

因為我主要參與的是觀賞此次展品,所以參與了兩個活動,其一是《綠.動 — 能量的軌跡》的 4 件常設公共藝術作品。

另一為《綠點子藝術展》,其匯集了 11位藝術家與創作團隊,產出 12 件藝術創作,討論與提出各種不同「積聚能量」的方式與轉化形式,諸位創作者以自己的觀點提出「何謂能量?」,並試著用此方式轉變出各式各樣不同的創作作品。

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2e/61de571536946d000735eb81

20250124-24_
《生命頌》Phil Price。Photo By 《源源不息 — 沙崙綠能藝術節》

▌官方介紹|綠.動 — 能量的軌跡

智慧.亮點
喜恩文化藝術有限公司邀請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參與設置,戶外由以風動藝術作品享譽國際的紐西蘭藝術家普瑞斯(Phil Price)在此設置地標型作品,讓作品成為智慧城市之地標。

室內則由科技藝術家王仲堃與以海洋生態為創作主題的葡萄牙藝術家凡妮莎∙芭拉戈(Vanessa Barragão),四件作品,讓公共藝術成為科學城亮點。

能量.軌跡
四件作品考慮結合綠能科技之媒材、技術、觀念等面向發展作品創意。紐西蘭藝術家普瑞斯長期研究風動藝術,追求作品造型和動力學的完美運作,在每時每刻都有不同的面貌,其以自然風力運轉的能量不僅常常激勵我們對於能源研發的可能性與新希望,其轉動的優雅姿態,也帶給我們凝視的片刻,生生不息之感動。

藝術家王仲堃嘗試藉由動能發電、流動聲響,讓能量之流動軌跡、藝術之創意透過「公共藝術」發生,為本案基地挹注新的藝術「能量」和「可能性」,帶來新氣象。大自然中,水循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循環之一,葡萄牙藝術家芭拉戈的編織作品帶來來自大自然、海洋的能量,使四件作品涵蓋自然中風、水的能量感動。

生態.共生
「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以「人」、「生態」為出發點,是複合生態休閒、生活與工作一體化基地。普瑞斯的作品隨風擺動的意象,希望喚起人們對生態的重視,也象徵科技綠能的循環和技術的流轉。

配合全區建物東北西南向之的連續性風廊計畫,迎向夏季盛行季風,能夠融入本案基地空間的關係。藝術家王仲堃除了利用空間中的氣流產生動能,更使民眾成為作品之一部分,藉由民眾與作品互動產生能量,反應在作品中。芭拉戈的海洋珊瑚作品喚起人們保護生態的重視,也展現了對人類未來生活的願景。

20250124-24_-4
《珊瑚》Vanessa Barragão。Photo By 《源源不息 — 沙崙綠能藝術節》
20250124-24_-1
《放閃》王仲堃。Photo By 《源源不息 — 沙崙綠能藝術節》
20250124-24_-2
《風聽》王仲堃。Photo By 《源源不息 — 沙崙綠能藝術節》

▌官方介紹|綠點子藝術展

人類依賴能量嗎?能量從何而來?是的,毫無疑問,人類需要能量,而人類現今與遠古時期所需的能量不一樣嗎?我們認為是有不同的,遠古的人們需求的能量不只需要食物、學習用火、保持溫暖、維持體內水份,他們還需要漫長的時間進行食物的採集、飼養、種植…。

他們需要熱能,從打獵獸皮、運用動物身上的所有資源…,為了保持適合的溫暖,需要花長時間種植棉花,將棉花捻織成線,線編織成布,布才能變成衣服,最後才能積聚熱能保持溫暖。

因此,我們相信人類自古以來都會經歷過一個能量的歷程:「找尋能量」、「收集能量」、「使用能量」。

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人類累積了在世界中各種不同地域收集能量的方法,並將這些方法紀錄傳授給後代,讓後代能夠更快速的收集能量與積聚能量,這就是「知識」。

而除了人類能具體感知的能量之外,是否有非感知的能量存在呢?在中醫的哲學中提供了另一種說明「氣」,氣是環繞在人類週圍並不斷流動的一種能量,人類將氣轉化為各種不同的心靈意志,意志轉為行為變成「創造」,透過這個流程所累積下來的經驗,並轉化以貼近人心而服務於大眾心靈層次「使用能量」的方法與結果,我們認為這就是「藝術」。

因此,綠點子藝術展所試圖展現的,就是讓每位藝術家都能夠經歷過這個流程,表現出他們如何「找尋能量」、「收集能量」、「使用能量」,並以轉化為心靈層次的展現。

同時,也期待這樣子的能量能回應於常設的四件公共藝術作品以及綠能園區中工作的人們,並期許能剌激參與的觀眾對於環保、再生、能量的思考與新的創意發想。

https://youtu.be/WifdW77tSYo

20250124-24_-3
《缺席,8/29》陳聖文。Photo By 《源源不息 — 沙崙綠能藝術節》
20250124-24_-5
《節律_06:08》李偉晟、王千華。Photo By 《源源不息 — 沙崙綠能藝術節》
20250124-24_-6
《能量流的觀看方式》張博智。Photo By 《源源不息 — 沙崙綠能藝術節》
20250124-24_
《藝術.能量再創造》講座 By 張博智。點選圖片可連至直播影片。

▌觀展體驗

此次前往地點位於鄰近台南沙崙高鐵站的科技部「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從高鐵步行過去大約 7 分鐘,鄰近看起來還沒有很蓬勃,沒有太多店家,認為也是影響民眾前來的因素。

當天前往時剛好是閉幕日,有不少藝術家有到現場,也為民眾導覽作品的理念,是一次很棒的機會,不過現場的民眾人數不多,可能因為行銷或是位置關係,其實不太容易前來,很難僅為了這一個展覽到此處旅遊,覺得是這次可惜的點。(推薦閱讀:台南活動︱源源不息.沙崙綠能藝術節︱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每個人都手握能量,能量也存在我們周遭,就讓藝術節作品,讓它們一一展現

其實這些藝術家都有很棒的理念及想法,線上的影片及網站資訊都很豐富,特別記錄下來,未來當自己想到綠能時,都能再回來翻看回味。

20250124-24_-1
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
20250124-24_-2
《日光浴場》張嘉珊親自介紹作品理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usVTjsx0o

20250124-24_-3
策展人張博智現場分享《一種資訊流的觀看方式》理念。

January 16, 2022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展覽筆記相關的分享。
鄭凱文
鄭凱文

我是一名魔術師、職業講師、職能治療師,時常運用魔術及醫學來幫助個案,對於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及使命,擅長運用細膩的課程編排,幫助學員有實質的收穫,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