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久不衰的四大音樂劇之一
主辦|寬宏藝術
時間|2022/02/11 19:30
地點|小巨蛋
座位|3樓黃 3C 區 — 12 排 — 9 號
費用|1800 元
▌前言
當初會來看《貓》是因為它是經典四大音樂劇,也是我第一次現場看歐美的音樂劇,所以抱著期待報名,另外三部知名音樂劇為《西貢小姐》、《歌劇魅影》、《悲慘世界》,常聽到的《鐘樓怪人》並沒有包含入內。
這次《貓》的介紹裡提到「全本音樂劇」,其實就是指由書籍改編的音樂劇,如百老匯音樂劇《漢密爾頓 Hamilton》、台灣的《木蘭少女》同樣也是全本音樂劇。(推薦閱讀:【音樂劇一點靈】五種你一定看過的音樂劇類型)
不過這是我第一次進小巨蛋看音樂劇,場館網路上普遍都是負評,所以也參雜著擔憂進場,看完的確認為劇場形式的演出不太適合,下面會再詳述,但也會分享其他收穫或觀察。

▌節目簡介
全本音樂劇《貓》CATS 萬眾期待 重臨台灣
由真正好集團(The Really Useful Group)監製、GWB 娛樂(GWB Entertainment)及 S&CO 製作、寬宏藝術主辦,享譽國際,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劇之一《貓》,第六度重臨台灣。
《貓》由有音樂劇天王美譽的安德魯 · 洛伊 · 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創作,除了《貓》,安德魯·洛伊·韋伯還創作了《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約瑟夫的神奇彩衣》(Joseph and the Amazing Technicolor Dreamcoat)、《萬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艾薇塔》(Evita)及《星光列車》(Starlight Express);《貓》收錄了音樂劇史上最膾炙人口的歌曲《回憶》(Memory),同時以巨大的場景、豐富的編舞及獨特的戲服聞名,《貓》擁有動聽悅耳的音樂與活潑華麗的舞蹈,是絕不可錯過的經典音樂劇代表。
1977 年,安德魯 ‧ 洛伊 ‧ 韋伯以 T.S.艾略特(T.S. Eliot) 的詩集【老負鼠談世上的貓】(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為藍本創作出音樂劇《貓》,1981 年於英國倫敦的新倫敦劇院(New London Theatre)首演;1982 年則於紐約百老匯的冬園劇院(Winter Garden Theatre)首演。
《貓》與其他的音樂劇最大的不同處在於它沒有完整劇情,也幾乎沒有台詞,但各自獨立的片段和主角鮮明的個性卻深深吸引人。每年一隻隻有著不同個性的貓兒會聚在一起,舉行一年一度的傑利可慶典,牠們當中最具智慧的長老貓老戒律伯(Old Deuteronomy)要選出一位最有資格獲得新生命,可以進入天堂的貓,於是每隻參加的貓紛紛登場與大家分享自己生活經歷,祈求能被選為獲得新生的貓。
這部被譽為四大音樂劇之一的經典作品於 1981 年首演,並於 2021 年 5 月歡慶 40 周年慶,即便已巡演 40 年,《貓》的票房與口碑依舊不墜,自首演以來,《貓》已巡演超過 30 個國家,被翻譯超過 15 種語言,7 千 3 百萬人次觀賞過,原始製作團隊是由約翰.奈皮爾(John Napier)擔任舞台設計、吉莉安.林(Gillian Lynne)擔任編舞,導演則是崔佛.南恩(Trevor Nunn)。

▌觀劇體驗
一、場地空間
這次的場地位於「小巨蛋」,我的座位為三樓的右側,為「3樓黃 3C 區 — 12 排 — 9 號」,票券費用 1800 元,沒有甚麼優惠,基本上就是看右側的螢幕為主,有時看正中間的隊形,因為字幕及演出細節都必須是螢幕才看得清楚,鏡頭時常 tag 主要唱歌角色,周遭角色的動作及肢體是看不清楚的,因此容易失去整體性的畫面感,舞台上的燈光也是投影難以呈現的,容易出現較糊的狀況。(原本因為個人有事情,想要退票換其他天的場次,後來發現寬宏三天後就不能退票了,分享給大家這項資訊)
大部分音樂劇在小巨蛋舉辦都是負評,因為少了沉浸感的體驗,很容易因為偌大的空間出戲,很像學生時期看成果展的感覺,如果時間允許基本上建議可以往接近劇場的場地去看,可能會是比較好的選擇,這次是外縣市較多使用劇場的空間,體驗感應該會好一些。
當天實際演出晚 10 分鐘開始,應該就是因為人還有很多沒進來,當天其實也看到蠻多的空位數,我買票時記得幾乎附近都賣差不多,到現場時卻發現附近人卻很少,不知道實際發生甚麼狀況。

二、劇情發展
節目總長約 160 分鐘,休息時間 20 分鐘,原劇創作為「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原創導演為「崔佛.南恩(Trevor Nunn)」、副導演及編舞為「吉莉安.林(Gillian Lynne)」、舞台設計為「翰.奈皮爾(John Napier)」,此劇分為上下半場,總共有 22 首曲目,最經典的曲目就是「回憶(Memory)」,至今也有許多的知名歌手翻唱。
觀看時覺得劇情似乎沒有太多完整的銜接,也幾乎沒有台詞,幾乎是各自獨立的片段,不過每隻貓的角色鮮明立體,也因為每一隻都相當獨特,且具有各自的魅力,相信都有不同的擁戴者,我個人是最喜歡魔術貓(Mr. Mistoffelees)。
第一幕「子夜的舞會使貓瘋狂」,主軸是一年一度的傑利可慶典,牠們當中最具智慧的長老貓「老戒律伯(Old Deuteronomy)」要選出一位最有資格獲得新生命,可以進入天堂的貓,於是每隻參加的貓紛紛登場與大家分享自己生活經歷,祈求能被選為獲得新生的貓。
第二幕「夏天為何遲到,時光何時飛逝」,則開始出現一些較大的轉折,老貓「老戒律伯(Old Deuteronomy)」被綁架,過程開始有了一些翻騰,最後被救回來,並且宣布哪一隻傑利可貓將獲得重生。
故事結構簡易好懂,而裡面的歌曲、舞蹈、佈景、道具、服裝都相當細膩,也是此劇的主要看點,此劇也打破一般以人為主的劇情,以貓當作主要角色,因此有很多類似的身段,也讓劇情推至更獨特的魔幻空間。
三、音樂曲目
劇中很多曲目都很經典,可能都曾經聽過,但是不知道它來自於《貓》,曲風也相當多元、流行、洗腦,同時具備穿透力及渲染力,是真的會在房間重複播放的曲目。
註:Spotify 的歌單沒有全部曲目,但有一些相當經典的歌曲,如要看到所有曲目,可點上方 Youtube 的影片。

https://www.allmusicals.com/c/cats.htm
四、劇中亮點
此劇以「貓」的形體為主軸,因此妝容、服裝、肢體都相當獨特到位,舞台佈景也相當有其風格,將下水道、水溝等加入場景,演員會從各種不同方位竄出,甚至接近結尾之時,有一幕的貓慢慢飛至空中,但卻看不出鋼絲的痕跡,就像表演魔術一樣驚奇。
令我驚豔的還有音樂是現場樂團演出,而也有不少橋段,是貓從一樓的不同角落出現,並與現場觀眾互動,打破舞台與觀眾間的距離。
當然音樂、舞蹈都是此劇很重要的看點,翻看節目冊時,可以看見這樣的演出是相當大的人力配置,各司其職的讓作品達到至臻的地步。



▌觀後心得
因為座位真的離太遠,所以過程中較難完全沉浸投入,但我還是會很想知道這個作品的細節,於是上網看一些影片,補足現場沒看清楚的環節,場地真的是任何劇場表演很重要的一環。
英文字幕其實翻譯得很棒,但是舞台上有太多看點,鏡頭幾乎是以主要角色為主,就難看見全場其他角色的互動及狀態,加上燈光是投影較難呈現的地方,視覺上容易過於單一。
這次節目冊共分成兩本,因為貓的妝容看不出原本的演員,分成兩次來介紹演員,剛好是節目冊各一的分法,不過兩者有大有小、有厚有薄,品質較為不一,我再想可能厚的那本是固定版本的節目冊,另一本則是因應每次前來的演員不同另外加印,兩本共 400 元,我認為是還算合理的價格,我幾乎每次看劇都會買一本節目冊作紀念。





February 13, 2022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觀劇心得」相關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