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脫「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翻轉傳統社會福利服務的二元論述
主辦|國家兩廳院
地點|表演藝術圖書館
展期|2022/01/08~2022/02/13
票價|免費
▌前言
本身對於「劇場藝術共融」這個主題非常有興趣,因為剛好職能治療師的背景,以及對於劇場的喜好,看到已經實行這樣的服務相當的期待,於是特別前來看這個小而美的展。
這個展區位於兩廳院的「表演藝術圖書館」,主要是將易拉展分布在圖書館的不同展區,而每一個展區都有一些簡單的展示,這些資料的蒐集取得不太容易,需要對這領域有相當鑽研的功夫,也看到譯者有專門倡議障礙藝術文化的易君珊老師。
此篇觀展紀錄的撰寫方式,會將看到的內容以及查找到的資料記錄下來,當作資訊的整理以及學習。

▌展覽介紹
「進劇場吧!探索劇場藝術共融的秘密」特別挑選台灣、美國、英國、日本等地表演藝術劇場的共融政策與措施現場,並將展出兩廳院過往節目口述影像、觸覺導聆、輕鬆自在場等服務相關內容,藉此帶領大眾接軌國際發展及連結共融與生活的關係。邀請所有喜愛藝術的你共享豐富的表演藝術資源。
✈英國
創作沒有設限!
Unlimited 總監 Jo Verrent 談論如何保障身障藝術創作者的權益,與當代劇場如何推動共融。
✈日本
誰都能加入劇場!
每個人都有成為表演者的潛力。打造融合多元族群的場域,讓樂齡長者與外籍居民皆能同樂、享受演出!
✈美國
最自在的輕鬆自在場!
不用擔心別人的眼光,在「輕鬆自在場(Relax Performance)」的設計裡,微調過演出內容及紓壓空間安排,歡迎所有人一起享受精彩演出。
✈台灣
一起推動共融劇場吧!
兩廳院十一項共融服務,你知道哪些?觸覺導覽、口述影像等,實際展品讓你更加了解每項服務的面貌。邀請大家一起放心進劇場。

▌觀展記錄

▌美國|輕鬆自在場淺談
易拉展內文由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治療與諮商系所助理教授易君珊筆,美國劇院發展基金會 Theater Development Fund(TDF)自 2011年設計自閉症與感官友善場次 Autism-Friendly & Sensory Friendly Performance,讓身障有更多機會去欣賞劇場表演,不過挑選的劇目仍有孩童及照顧者為主,這稱為「全家和樂友善專場」。
https://www.tdf.org/nyc/40/Autism-Theatre-Initiative
而更接近共融的形式則為輕鬆自在場(Relax Performance),即為不分族群,共同欣賞的狀態,但表演的內容及品質是一致的,但會針對演出內容及周遭環境上進行微調,觀者較不會有太多拘束,不用介意發出聲響,也能適時伸展肢體,目的是打造放鬆而友善的觀賞環境。






▌台灣|兩廳院的共融願景與服務
身為職能治療師的背景,我也認為真正幫助身障回歸社會,並不是不斷給予特殊的服務型態,這樣反而有種劃分界線的橫亙,這樣反而造成排他性(Exclusion)。而是能夠尊重並且用一視同仁的態度,去與身障族群相處,這也比較符合共融(Inclusion)的精神。
兩廳院近幾年推動許多共融的無障礙服務,網站上有許多相關資訊、手冊可以下載,包含易讀手冊、眼前觸覺導聆、無障礙服務手冊等,推薦給大家。
兩廳院今年度有一場不對外開放的共融年會,裡頭邀請許多國內外的專家、藝術家,分享一些理念及經驗,我很喜歡年會裡提到的,要跳脫「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翻轉傳統社會福利服務的二元論述,雖然沒辦法實際參與,不過有一本電子手冊可以下載,列於推薦閱讀內文。(推薦閱讀:萬丈高樓平地起 散播共融種籽 — 兩廳院總監劉怡汝×助理教授郭惠瑜專訪、與會者許家峰的口述舞蹈觀賞經驗分享筆記、與會者 Merita Huang 的會後記錄、與會者 Yuting Huang 的會後記錄)










▌英國|劇場推動身障權益
身障表演藝術近卅年已成為英國表演藝術獨樹一格的品牌,得到全球藝術節與藝術中心關注,且製作與演出水準相當高,打破一般刻板印象,發展出與眾不同的獨特語彙。(推薦閱讀:表演藝術的多種樣態,倫敦南岸中心 Unlimited 障礙藝術節線上開演、突破身軀障礙的舞者 | 國際殘疾人日)
2017 年國家戲劇院曾邀請身障表演藝術家「克萊兒.康寧漢(Claire Cunningham)」來演出《給我一個活下去的理由》,靈感來自荷蘭十五世紀畫家希羅尼穆斯.波希(Hieronymus Bosch,1450–1516)的畫作,企圖探討宗教對於身體的審判及其延伸的生命意義。
在宛如教堂中使用的宗教音樂及光線氛圍下,克萊兒.康寧漢以其受限的身體試圖撞擊對於信仰的質疑及批判,四十分鐘的演出,從無聲吶喊到最後面對觀眾誠實展現自身殘缺的身體原型,意象強烈且具感染力。(推薦閱讀:英國身障表演藝術家 克萊兒.康寧漢 坦然面對自己的限制)
https://www.tdf.org/nyc/40/Autism-Theatre-Initiativehttps://www.tdf.org/nyc/40/Autism-Theatre-Initiativehttps://www.tdf.org/nyc/40/Autism-Theatre-Initiative






▌日本|從觀賞到跨進舞台的日本共融劇場
日本是長照發展相對快速的國家,過去的文化平權著重於不同群眾觀賞作品的機會,這幾年將重心由單純的觀賞,轉為邀請所有人跨進劇場表演裡參與演出,在日本全國已有超過二十個以上的銀髮族劇團。
近年來兼任劇場與看護工作的導演「菅原直樹 Naoki Sugawara」,與其劇團「OiBokkeShi」年屆九十五歲的招牌演員「岡田忠雄」,以戲劇與認知障礙的關係為主題,他們希望不是透過改正,而是去欣賞與理解認知障礙患者的行為舉止,將其自然的置入舞台上作為演出的一部份。
https://www.tdf.org/nyc/40/Autism-Theatre-Initiative
▌口述影像 Audio Description
對於視障者的觀劇模式之前就有一些研究,也有撰寫一篇當剝奪視覺之後,觀者可以如何欣賞魔術,分享於下方給有興趣的讀者。
「口述影像」指的是為視覺障礙觀眾於現場演出時提供的口語敘述,在表演藝術諸如戲劇、歌劇或舞蹈等作品中,有許多視覺化訊息於演出中,不會以口語呈現,口述影像即是將演出中的肢體語言、眼神表達、道具以及燈光效果等視覺訊息轉換成口語的描述。(推薦閱讀:兩廳院共融服務手冊—口述影像)
https://www.tdf.org/nyc/40/Autism-Theatre-Initiative


January 8, 2022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展覽筆記」相關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