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流音樂喜劇,原拌飯秀(Bibap Show)。
時間|2019/07/13 10:30
地點|台北城市舞台
費用|960 元
前言
其實我本身就對於韓國文化產業備感佩服,不光是流行音樂,也包含電影、戲劇、魔術都是過去令我感到驚艷的領域,近來韓國的音樂劇也刮起一股旋風,儼然為「亞洲百老匯」的代表,今年「廚師秀(Chef)」巡迴到台灣演出,原名則為「拌飯秀(Bibap Show)」, 想當然爾也絕不能錯過,這也是韓國必看五大人氣秀之一。
《註》:大多人為知的名稱仍為「拌飯秀(Bibap Show)」這個品牌名字,後來改名為「廚師秀(Chef)」,不過還是會附註「CHEF:New brand of BIBAP」,畢竟韓國拌飯這個品牌形象實在是太強烈了。
那我認為它改名的因素,除了劇的內容有一些調整以外,加上裡面八位廚師角色的形象特色鮮活,利用這樣的方式更能直接與劇名做聯想,以及廚師與音樂劇代表的意象,就像是廚師利用不同的技巧為饕客料理出美味的佳餚,而演員也同樣地利用渾身解數的才藝為觀眾帶來一場饗宴。
而另外四個秀則分別為「亂打秀」、「MR.SHOW猛男秀」、「塗鴉秀」、「JUMP秀」,未來不管是巡迴到台灣還是出國去韓國,也一定要前往朝聖感受一下。
《註》:近年來, 韓國音樂劇已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場,也不斷推陳出新,有許多在地的原創作品,也有與美國購買版權再製成「韓文版本」的音樂劇— 《歌劇魅影》、《媽媽咪呀》等經典戲作,相信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必看清單。
歷史
「拌飯秀(Bibap Show)」首次登場於2009年,2010年於英國愛丁堡國際藝穗節演出時獲得滿分五顆星評價,也證明了這齣音樂喜劇能夠跨種族語言進行演出,而它也到了世界各地巡迴演出,這齣劇的導演 — 崔哲基導演同時也是「亂打秀」、「JUMP秀」的執行導演。
「BIBAP」取名源於「韓國拌飯(bibimbap)」,打破以往宣傳美食的方式,現在也能透過文化產業的音樂劇型態,型塑出拌飯所被賦予的新時代意義,也逐漸地成為當代韓國的食物與文化象徵。

觀劇過程
這次音樂劇的引進單位為意傑藝術,場地則位於台北城市舞台,這個場地只有三層樓,相較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的六層樓,這個場地視野更為清楚而位置更為舒適,是會讓人想要二訪的舞台。

劇中設定有八位不同個性的廚師角色,每一位都身懷絕技,從BBOX口技、人聲伴奏、舞蹈、武術等,將這些看似截然不同的領域如同交響樂般合奏在一起。
音樂劇主軸為兩位廚師進行一場美味對決,過程分別料理了壽司、比薩、麵、拌飯這四道佳餚,劇中演員將烹飪的過程結合喜劇、口技、歌唱、舞蹈、武術,每一道的異國料理都有截然不同的劇情呈現,分別有各自的亮點以及趣味的笑料。
英國劇作家–馬丁 ‧ 艾斯林(Martin Esslin):「戲劇創作者和演員只不過是整個過程的一半;另一半則是觀眾和他們的反應。」
「與觀眾互動」佔這齣音樂劇很重要的角色,而觀眾的反應也影響了音樂劇的走向,我認為「與觀眾互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觀眾的反應也不是事先可以預知的,因應不同國家的文化也有差異性,所以演員當下的肢體語言要精準又能引發效應,現場互動除了邀請觀眾上台外,也有不少與全場觀眾互動的橋段。
音樂劇中有兩位為BBOX口技表演者,擔任劇中掌控音樂及節奏的重要成員,同時也是劇中的亮點之一,除了音樂形式特別之外,還能因應觀眾的反應即興做出音樂及效果音,讓「與觀眾互動」上有更新奇的體驗。

結語
這齣音樂喜劇在韓國當地為 「定目劇」,指固定在同一地點、長期演出的同一個劇目,為了忠於原味,這次來到台灣也將演出所需設備運至現場裝台,能夠充實感受全劇的風采,也會因應不同國家場域有一些內容上的微調,這次就加入一些中文以及台灣的特色。
這齣音樂劇的演員幾乎皆需培訓兩年左右才能登場演出,每一位演員雖然都有各自的專長,但是仍要貫通其它的領域,每天大約花十個小時訓練,表演結束後花三小時檢討,所以在看似輕鬆寫意的幽默互動下,都是蘊含辛勤培訓的成果。
這是一齣節奏明快、充滿笑料、絕無冷場的音樂喜劇,所以在這八十分鐘的過程都能夠專注的聚焦於當下體驗,沒有出戲想要滑手機的片刻,笑點的理解也是直接明瞭,現場也看見許多小孩熱情的投入,沒有太多的年齡限制,也推薦大家有機會也可以去欣賞「韓式音樂劇」的獨到之處。

附註
很多人會將韓國的「亂打秀(Nanta Show)」及「拌飯秀(Bibap Show)」混為一談。
主要是因為兩者都以廚師的主角進行演出,而「亂打秀(Nanta Show)」與我們過去所熟知的破銅爛鐵樂隊形式上更為接近,它的出現年份也更早,在 1997年於韓國首爾湖岩藝術中心首演。
「亂打秀(Nanta Show)」以廚房為背景,表演包括了雜技、魔術、喜劇、啞劇和觀眾互動。韓國傳統四物打擊樂來貫穿始終,所不同的是傳統四物打擊樂器使用的都是廚房的用具,裡頭所使用到的食材也都是真的食物。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生活隨筆」相關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