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違的台灣魔術大會,每年必參加的魔術盛會
主辦|台灣魔術發展協會 Taiwan Magic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時間|2022/02/19
地點|師範大學校本部圖書館校區 — 綜合大樓202表演廳
座位|J — 15
費用|兩日早鳥價 1300 元(原價 1500 元)
▌前言
因為早上工作的關係,只有看到晚上的嘉賓秀,所以此篇文章僅就嘉賓秀的部分進行撰寫。
▌節目簡介
2019 TMA 結束後,疫情隨之席捲而來,有多久時間,你沒有參加過一天以上的魔術大會,看著接二連三的魔術表演,在會場附近和朋友們邊吃飯邊聊著剛看到的效果及彼此的近況?那就讓 TMA 來嘗試一下吧!
既然這次的活動帶著獨角獸的精神,「比賽」仍是相當重要的環節,在如此艱困,連表演機會都如此不確定的時代,仍有一群人努力的構思程序並予以實現,因此本次的比賽將會分成兩個階段,透過一般賽的選拔而進入決賽的選手們,將能得到不同於去年針對新秀們的講評,而是屬於評審們對於成熟作品更進階的看法。
當然,本次的活動更有研習會及一場具有獨角獸意味的特別講座,相信會讓大家聽到不同於以往的內容;更邀請了目前國內嘉賓的一時之選所隆重登場的開幕晚會,你還在等什麼呢?



▌觀秀體驗
一、場地空間
這次的場地位於師範大學校本部圖書館校區的綜合大樓「202表演廳」,我的座位為後方偏左側,當初報名序號是「31 號」,位置為「J-15」,此場地可容納 313 人,算是小型的表演廳,位置坐起來左右寬幅適中,前後則壅擠一些,坐久其實膝蓋不太舒服。
此場地好處是位置前後排的視野影響不大,即便站在最後一排,我認為仍會有不錯的觀看體驗。影響比較大的會是觀看的角度,太前面側邊的位置容易看到一些破綻,除了影響到魔術的驚奇感,也會影響到整體畫面感的欣賞。
此場地另一個限制是布幕前面幾乎沒有空間,容易讓主持及上台的觀眾受到一些限縮,像是撞到演桌、前方跨人、躡足前行等狀況,過程會感受到台上有些許綁手綁腳。
另一則是附近的停車費真的不便宜,都是一小時六十元,如果是參與整天的大會,停車費用相當可觀。

二、活動流程
魔術大會其實蠻像是音樂祭的形式,邀請數位不同型態的表演者,輪番表演各自的經典作品,會有來自不同地區的魔術愛好者前來,是魔術圈的最大盛事。
這次邀請的來賓許多來自於台北大學畢業的校友,在魔術上面都有很好的成績,嘉賓表演的節目形式多元,有近距離紙牌、傳統戲法、互動魔術、舞台魔術等,我認為相較於過去來說,這次舞台魔術的成分比較少。
活動時長約兩個小時,共有六位嘉賓表演,我個人看表演的觀感,魔術大會的主持相較其他型態表演,內容準備相對豐富,所以連串場都有一些節目可以看,而內容形式的感受放在下方再詳述。
▌演出節目
嘉賓一|魔術師王重元
演出內容:主要表演自身的原創作品「香檳自開」,第一段邀請觀眾用互動的形式演出,第二段則是用慶祝貫穿台詞主軸,最後一次爆十瓶香檳,畫面相當壯觀。
個人短評:這段演出的感受就是「只有我變最合理」,因為不會有魔術師去買十瓶香檳,除非是原創者,因此也有屬於這場合才有機會看見的獨特感,整體來說,是趣味性很高的一段演出。
嘉賓二|魔術師張庭瑋
演出內容:主要表演自身的經典舞台作品,此作品有受邀至美國魔術城堡演出。
個人短評:演出內容的肢體及畫面感佳,魔術出現的時機點適中,雖沒有那種不斷被轟炸的震撼感,但看完後是舒適具有美感的一段演出,個人蠻喜歡 TMA 2014 年有加入窗戶的那一套演出,更有故事的寓意感。
嘉賓三|魔術師吳何
演出內容:表演一連串的紙牌神奇魔術,魔術師用蒸氣眼罩遮住視線之後,仍能讀取到觀眾隨意切的牌堆,包含任意位置以及張數,也有表演下面兩部影片的現場觀眾版本。
個人短評:表演時間比較長一些,都是相當神奇的紙牌魔術,因為魔術效果的神奇度高,幾乎難以回溯原理,過程中可以看到觀眾非常驚奇。個人最佩服的是幾乎每次看到吳何演出,都是拿出新的表演,很少看到重複的嘉賓戲碼。
嘉賓四|幻術師大仙(鄒秉勳)
演出內容:主要表演古典戲法,甚至變出動物,像是小魚、大魚、小烏龜、大烏龜。
個人短評:表演內容相當驚奇少見,不管是魔術效果或個人風格,我個人都很喜歡,使用的台詞也很接地氣,創造出讓觀眾想要一同參與的氛圍,很適合走進人群的魔術節目。
https://youtu.be/0vdPffGQGwEhttps://youtu.be/KGudgHUTRd0
嘉賓五|魔術師李昂軒
演出內容:第一段是首次演出的杯與球程序,第二段是用假手玩一些魔術戲法,有點類似下面影片風格,但是用自身的故事來包裝。
個人短評:杯與球結尾的效果及畫面很棒, 其他部分則沒有太大印象,第二段假手這個想法很棒,是魔術大會很有效果的節目形式。
嘉賓六|魔術師趙正明
演出內容:演出個人的經典節目「綠色寂靜」,這次很獨特的是由現場鋼琴伴奏來演出,當天的鋼琴師為「張瑋」。
個人短評:以前都是看到國外節目,才有魔術師與鋼琴師搭配,第一次看到現場版本,燈光及營造的畫面感非常棒,也讓程序中梳頭髮這個優雅的意象,更有表演當下的氛圍感,看完還蠻喜歡的演出形式。
主持人|魔術師黃柏翰
演出內容:串場主持主要使用一些互動魔術來介紹嘉賓,相關內容已發佈在網路上,很適合運用在不同的活動場合。
個人短評:我覺得串場都是很有巧思的商演節目,甚至想要參考的節目包裝。不過因為布幕前的空間窄小,如果每段都邀請觀眾上台,容易因為邀請觀眾、聶步前行等動作,增加台下觀眾的等待時間。
當串場及嘉賓都是魔術的內容時,我覺得有時會看到彈性疲乏,降低魔術驚奇感的曲線落差,個人認為串場也可以分享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這樣能夠彈性調度串場的時長,增加觀眾觀看的多元性,工作準備或許也能輕鬆一些。
▌觀後心得
今天的嘉賓秀我最喜歡的三位為吳何、鄒秉勳、趙正明。我覺得這次台灣主演看的是情懷,今日的表演者有些可能從快十年前就開始看了,能夠再齊聚一堂演出,也是很難得的機會。
也透過這場活動與輔大魔術社的老朋友們見面,聊聊社團時光的青春及幹話,即便工作完前往很疲累,但是內心充斥著熱血!
https://link.medium.com/VO8UNyvJPnb

February 19, 2022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觀劇心得」相關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