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TMA x 獨角獸行動》Day 2 魔術大會觀後感

20250124-24_-30
圖來源/台灣魔術發展協會

久違的台灣魔術大會,每年必參加的魔術盛會

主辦|台灣魔術發展協會 Taiwan Magic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時間|2022/02/20
地點|師範大學校本部圖書館校區 — 綜合大樓202表演廳
座位|J — 15
費用|兩日早鳥價 1300 元(原價 1500 元)

▌前言

今日有參與到全天的活動,每一個環節都會做一些紀錄,幫助自己未來回顧,全文的內容比較多,大家可以就有興趣的篇章觀看,有一些細節第一日已記錄,就不特別撰述,歡迎大家點選下列連結觀看。

https://link.medium.com/cW29i6uOOnb


▌節目簡介

今日主要的活動為兩場研習會及一場總決賽,兩場研習會各一個半小時,總決賽及頒獎合為三個小時,以上皆是表定時間,現場則因應狀況調整時長,實際上都比表定再長一些的時間。

20250124-24_-29
20250124-24_-31
20250124-24_-32
圖來源/台灣魔術發展協會

▌研習會一|魔術師的選擇

講者:簡子、蔡士弘、周瑞祥
主持:黃大鎔

講者一|簡子製造—簡子

每次都很期待簡子講話或主持,內容相當幽默風趣,很像看魔術大會的脫口秀,非常有趣且紓壓。這場聽完後之後再回想,發現笑完之後,好像想不太到甚麼內容,哈哈!因此下面僅就覺得有意思的內容條列。

1、魔術公司必須出圈,透過圈外賺的錢來養魔術。
2、魔術圈是一個生態系,要多多支持才有機會蓬勃,但必須是好的活動。
3、魔術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聲量,大眾根本不太在意。
4、Dan White 線上的票房遠勝過線下,即便疫情趨緩,仍轉型線上為主。

話雖然如此,但簡子製造是出很多產品的國際魔術公司,魔術活動的舉辦執行力高,不間斷的推出國際研習會及線上大會,很期待當日提及但未公開的未來活動。

https://link.medium.com/cW29i6uOOnb


講者二| 黑手創藝 — 蔡士弘

蔡士弘主要講自身開創公司的緣由,得到世界第三之後,接了一些商業演出,但是卻不被認為是討喜的節目,不能讓別人覺得世界第三不過如此,或讓圈內認為世界第三都混不下去,於是嘗試往魔術顧問發展,幫助其他魔術師解決問題,慢慢的累積了一些實戰經驗,像是劉謙的魔壺、Yif 的摩西分咖啡,都是相當極致的魔術效果。

然而魔術顧問的研發時常相當耗時、入不敷出,為了能夠營運下去,開始要有一些量產的產品,首先是魔術夾器,但是量仍然太小眾了,於是開始承接一些大眾產品,並透過這些利潤來推動原先的魔術產業。


講者三|新人類計畫 — 周瑞祥

主要由新人類計畫的理念開始講起,也是周目前的魔術價值觀,他認為魔術在大環境下,在社會上的角色開始下降,認為魔術沒有跟上世界的脈絡,因為其他形式的藝術沒有祕密,隨時可以自由交流,而魔術因為有秘密,導致交流會有隔閡,因此進步也變得相當緩慢。

周認為現階段很難再產生超級明星,像是麥克傑克森、劉謙等,逐漸走向分眾分流的世代,找到自身熱愛的東西,盡力把它最好,喜愛你的人自然會來找你。

很多魔術師大多是給予者,但周喜歡用「共享」的理念,與觀眾共享魔術,甚至一同體驗到驚奇感,而魔術也來自努力體驗生活,回應人本身的渴望,所以他設計了很多截然不同的魔術,像是念動力解胸罩、一個眼神觀眾自動走進擁抱、激起性的慾望等,有些甚至不是大家一般認為的魔術型式。

也提到不要對於魔術過於刻板,這可能也導致觀眾興致缺缺,不要認為魔術就只能這樣,只要不讓觀眾知道的情況下都是好方法,舉例曾經表演讀心術,事前透過臉書將觀眾歷年所有資訊背下來。

提到公演部分,從 2014 年到 2018 年都是賠錢,之後才開始賺錢,劇場也是他現在的主業,很多是投資老闆給他一筆預算,請他去完成一檔演出製作。擔任魔術顧問時,通常開演前三個月本就會出來,接下來就是不斷排表演、修一些細微的東西,舉例王重元的一毫米公演就走了上百次。


Q & A 環節|簡子、蔡士弘、周瑞祥

因為問題比較多跟零碎,僅就個人有興趣的問題作隨筆紀錄,並非當天的所有問題。

Q1:如何算好的魔術師?
周:第一是能夠顛覆觀眾世界觀,讓觀眾覺得好像真的有超能力,第二是能夠將球拋的多遠,而並追到它,這邊的球指「期望」、追到指「執行」,第三則是與觀眾產生只屬於兩者間的氣場,有點類似觀眾只認定你這個魔術師了。

Q2:如何讓非魔術圈的人看見自己?
周:有點如同上方的個人演講,做好自身熱愛的事,找到喜愛它的人,首先先將作品做出,然後邀請大家來看,也提及其他藝術產業也沒什麼資源,都是自己找文化部計劃來寫,申請一些經費。

Q3:經營魔術公司的困難處?
簡:首先是學會好好算錢,有一些隱性的費用要清楚,再來可以將資源拉起來,各司其職自身的專長,所以簡子製造與蔡、周都有後續的合作,也預告將有很大的計劃正在推動,也提及 OMG 大會最終的型式是現場版本,未來也有機會與電視台合作轉播等。

20250124-24_-227
Q & A 環節

▌研習會二|大事之後

講者:王重元、蔡士弘
主持:黃大鎔

開場王重元先回覆上一場的問題,其中一題是創作一個魔術需要多少錢?王重元從與甄澤權合作的經驗分享,不包含任何人力的情況下,僅就耗材的部分,小型魔術大概五千元上下,但僅能自身使用,無法成為產品,大型魔術大約三萬元左右,因應面積大小,逐步增加費用,這只是最精簡的粗估,讓大家有個基本的輪廓。

接下來進入講座主軸,王先呈現一套商演流程的前置作業,當日準備的節目有走路繩結、猜硬幣、猜可樂、點水成冰,接下來王表演了商演節目,並用這套程序與顧問討論,並將與顧問討論的過程呈現給大家看。

王1:如果想將繩子改成電線可以嗎?因為想要當電線接上時,燈泡也會同時發光的畫面,認為這樣更為合理。

蔡1:首先這個已經有人做過,再來使用繩子是因為觀眾對它特性了解,同時也看得比較清楚,當你使用黑色電線時,會因為太細看不清楚,使用粗的話就變成電纜,反而畫面有點奇怪⋯⋯

整場就是使用這樣的方式,讓觀眾了解顧問會怎麼思考魔術,點出魔術師的盲點,或如何實現他的想法。

20250124-24_-229
Q & A 環節

▌TMA 總決賽

因為只有看過一次演出,僅作當下時空的回想,以及過程手機的隨筆紀錄,如有錯誤再煩請更正。

參賽者一|杜柏諭

演出內容:以「偷牌」為程序主軸,從「永遠找不到的地方變出來」呈現效果。過程邀請兩位觀眾上台,各抽取一張牌,撕一個角落證明是同張牌,最後神奇地從眼睛、鼻子變出來。

個人短評:魔術效果不多但強烈,具有「危險」的成份,會使觀眾大腦激發不同的情緒,個人風格明鮮明有特色,表演台風很穩定,不過因為擔心超時,覺得台詞的完整性少了一些。

另一則與評審吳何同感,要變出來的時候,可以加一些變出來之前的鋪成,讓觀眾有一些推敲想像,最後再真的變出來,更有效果出現的震撼感,也能提升變出來的合理性。


參賽者二|培根火

演出內容:邀請一位觀眾上台,表演許多關於「橡皮筋」的穿透效果,包含手指、卡片、手掌,透過遞增物件的穿透面積,持續增加魔術的神奇感。(因為螢幕看不清楚,僅用聽的理解程序的流程)

個人短評:很少看過橡皮筋的比賽程序,因為螢幕的顯示不清楚,基本上觀看的體驗感少了許多,也弱化了魔術效果,表演上的台詞感覺比較臨場發揮,感受上較零碎一些。

打扮上走比較輕鬆的路線,個人覺得可以刻意往宅的路線發展,宅不是指貶抑,是反而可以刻意發揮此特質,因為宅的另一層面,是對一項事物研究至極,並有一種真切的親切感,或許也能當作個人風格、角色魅力的呈現。


參賽者三|吳亞軒

演出內容:呈現以魔術師為主的角色,使用的主要物件為「信封、信紙、牌」,以牌為主要的魔術效果,整體氛圍使用比較磅礡的音樂及氣勢,物件分為白色及紅色,紅色通常是比較激昂的情緒。

個人短評:因為是輔大學弟,評語可以不客氣(誤),我覺得亞軒手法還不錯,雖然有一些軟手,但整體來說還算是穩定。

不過有時候引導的動作比較碎,或是肢體不夠堅定,會讓人感覺彷彿在等動作。感受上肢體的速度感有點不太對拍,而信封也如同評審所說,遠看顏色有蠻明顯的色差,可能是燈光的關係,會誤認兩個是不同的信封,也造成程序理解上的困難。


參賽者四|潘兆其

演出內容:主題源自法國經典的兒童文學《小王子》,潘飾演小王子的角色,並運用到故事的元素,像是玫瑰花、星星、光點等,以這些元素串起所有的魔術效果,演桌是一顆很精緻的樹,也有搭配一些魔術效果,以玫瑰花作為首尾呼應,最後結尾變出玻璃罩,並同時將玫瑰花罩住,象徵著呵護珍惜。

個人短評:因為本身知道小王子的故事,前陣子才看完特展而已,也因此更加期待這段演出,個人是非常喜歡這段演出,光點是夢幻的元素,搭配星星也非常契合,每一個效果的出現及醞釀的節奏都非常適切。

表演者也有抓到自身的特質,與角色的形象相當吻合,是一段很好的演出,記得曾經看過一次這套程序,不過沒有太多細節上的記憶,但這一次看到覺得已然是相當完整的表演,也是當日最喜愛的一段演出。


參賽者五|陳徹達

演出內容:飾演久未碰魔術、回憶過往的表演者,透過打開陳舊的箱子來揭開表演序幕,過程使用一些魔術常見的元素,像是短棒、絲巾、懷錶等,也搭配胸花、領花,整體風格比較古典,效果清楚不過單一。

個人短評:我原先看不太出來實際的故事意境,聽完之後覺得還不錯,尤其是自身及身旁的夥伴都有類似的情境,整體畫面及肢體都有設計過,道具也都很精美,是一段舒適好看的表演,沒有特別驚艷的魔術效果,但總體而言,我仍蠻喜歡這段演出的設計及寓意。


參賽者六|施維哲

演出內容:主題情境為美術館,當主角聆聽語音導覽時,卻被有邪氣的畫作附身的情節,魔術主要使用的元素是光碟片(圓片),圓片外觀主要為畫作上的大眼珠,帶一點詭譎的氣息,並用其變一些光碟會有的手法及效果,過程中有一個比較大的轉折,整體素材及氛圍開始由白轉紅,最後結尾是整個表演者變到畫作裡頭。

個人短評:第一次看到光碟結合這樣的意象,我覺得還蠻獨特的,一般都是跟音樂性的角色結合,裡面有一個將光碟結合死靈的玩法,我也覺得蠻棒的,有創造出不同的思路及應用。

我認為一般光碟效果的神奇性,來自於俐落的速度感,施的手法感覺還可以再精準些。最後的結尾很有衝擊感,不知道未來能不能將演桌改小一些,或是更精良的大道具,截斷觀眾往演桌後方聯想的思路。


參賽者七|曹楊

演出內容:以魔術師為主的角色,使用的主要元素為「光、扇子、花」,加上部份的「絲巾、煙霧」,演桌形式為踏階,在開頭時走下來,當結尾時走上去,加上煙霧與音樂,有創造出氣勢磅礡的感受。使用的扇子魔術效果都很強烈,像是漂浮光點變出扇子、如紙牌般連續出扇、扇子正面直接消失等。

個人短評:有很多原創的魔術效果,而且都是很震撼的視覺畫面,幾乎整場都在驚奇感的高點,看的是還蠻過癮的,不過通常強效也會伴隨高難度及角度,有時仍有機會看見一些秘密。

我覺得此演出魔術效果的優點是思考完整性高,消失前常會搭配一些光點、雪花、煙霧,能增進效果的神奇感,也能減少穿幫的機會,並串起基本的邏輯性。但效果的合理性有時較難聯想,像是花變出來的時機點,以及光點變成螺旋槳的形體,並從中長出三把扇子,看完之後會抓不太到理由及脈絡。


參賽者八|林威廷

演出內容:飾演類似行者或精靈的角色,一開始坐在樹上變一段魔術,魔術以紙牌的舞台手法及效果為主,也有使用到樹葉來表演,並將樹葉的色系作為牌進行演出,整體的編排及肢體都很細膩,是一段很有畫面感的演出。

個人短評:我覺得程序設計的很細緻,尤其是道具及畫面的質感,坐在樹上呈現魔術的肢體動作,也是很獨特且吸睛的呈現,唯一可惜處是手法感覺還不到程序的強度,因此到高難度時,會被小失誤影響到觀看的情緒。


參賽者九|楊皓勛

演出內容:主要飾演上班族的角色,結合一些現代的元素來變鴿子,像是「手機、白紙、卡片、螢幕」,卡片主要是指螢幕變出的訊息欄呈現,演出過程透過許多有新意的方式變出鴿子,很有台大的風格及獨特性,最後一個效果是絲巾直接飛進螢幕裡,相當神奇的結尾。

個人短評:是一段神奇度高的表演,也有演出上班族的意境,不過與鴿子之間的連結性少了一些,主要是用比較有新意的方式來表現,合理性會稍嫌薄弱一些。

原先的音樂風格有點忘記,叮噹的聲音聽久會有一些煩躁,不過原先應該也是這樣設計劇情,被老闆來電搞得很煩,想要趕快把它變不見。第六及第九位參賽者好像都是去年台大魔夜的表演者,可惜最後因為疫情停辦,期待今年可以到場支持。


主持人|魔術師張偉德

演出內容:開場有演出一段穿獨角獸服裝的戲碼,然後與觀眾進行一些鼓譟聲的互動橋段,過程則是穿插訪問選手與評審,當後台準備時間不夠時,張也加演了一段繩子的節目。

個人短評:我覺得開場與觀眾還沒建立起連結時,要有很大的互動有點困難,甚至有時會有點小尷尬,感覺可以遞進式的邀請觀眾。

過程中加入與選手的訪談及講評環節,我覺得還蠻好的,因為也想了解評審及選手的實際想法,訪問完也剛好到下一個表演者,是一個很舒服的觀看節奏,當天有加演一段三繩奇術的串場,我覺得故事的台詞還蠻吸引人聆聽的,分享給大家。


▌得獎名單

人氣票選獎 – 潘兆其
808 特別獎 – 杜柏諭
TMA 特別獎 – 陳映彤
FISM Winner 特別獎 – 林威廷
OMG 特別獎 – 潘兆其
簡子 特別獎 – 曹楊
一般賽第三名 – 吳亞軒
一般賽第二名 – 陳徹達
一般賽第一名 – 施維哲
總決賽第三名 – 楊皓勛
總決賽第二名 – 曹楊
總決賽第一名 – 潘兆其

20250124-24_-228
TMA 總決賽大合照

▌觀後心得

一不小心就寫了有點長的文章,不過一年一次就好好記錄一下吧!

我真心 respect 這些表演者及工作人員,疫情當下其實沒有太多表演機會,不管是比賽或成果展都停擺,我認為一般來說,練習準備的動力應該不高,但表演者們仍很用心的準備,呈現出高水準的演出,有種莫名的感動,其實我覺得完全不輸之前國際版的 TMA 比賽。

工作人員也是無償付出勞力及心力,甚至還自費邀請嘉賓演出,只為了讓觀眾能看到好的表演,期待下一次的大會,期待國際版的 TMA 大會!

20250124-24_-230
當日謝幕照片
20250124-24_-231
輔大魔術社老屁股合照(恭喜亞軒得獎)


February 20, 2022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觀劇心得」相關的分享。
鄭凱文
鄭凱文

我是一名魔術師、職業講師、職能治療師,時常運用魔術及醫學來幫助個案,對於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及使命,擅長運用細膩的課程編排,幫助學員有實質的收穫,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