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資訊
主辦|中國雜技家協會
時間|2024/09/26 14:00–16:00
地點|深圳歡樂谷
場館|中國魔術文化創意產業基地示範劇院
座位|自由入席
費用|全票 1300 元人民幣( TMA 團報價)
官網|https://sz.happyvalley.cn/2024MagicFestival/
前言
我自己將紀錄內容分成三種型式,「核心元素」紀錄表演者主要使用的道具,「演出內容」則描述表演者大致的表演流程,「觀後心得」則記錄自身觀看後的想法及程序亮點,而表演者後面的稱號取名,則是以我觀賞完的感受而自行取名。
參賽者一|Dunk(我有很多紅棒棒)
代表地區:日本
比賽部門:一般部門
核心元素:領帶、絲巾、魔術棒
演出內容:表演者主要是以紅色的「領帶、絲巾、魔術棒」為主,程序基本上就是魔術棒的不同效果,不過會搭配領帶的變化,帶有點喜劇的成分去呈現,比較明確的分界點就是物件大小的差異,透過變小創造笑點,透過變大創造驚奇。最後身上領帶變成超長的版本,而魔術棒也變成超巨大的長度,最後結尾是皮箱噴灑出一堆魔術棒。
觀後心得:今年 808 魔術比賽的冠軍,程序應該差不多,不過結尾的魔術棒有比在台灣演出時又更巨一點,魔術效果的強度不是很高,但表演者的表演力很強,是一段很好看舒服的演出。

參賽者二|李昂軒(小當家)
代表地區:台灣
比賽部門:手法部門(FISM 入圍資格)
核心元素:牌、領結
演出內容:魔術流程從一個領結開始,領結變成絲巾,絲巾變成蠟燭,蠟燭再變成兩個牌扇,接下來就是一系列小當家的經典牌招,單張牌的雙手展示,與音樂點搭配的相當契合,然後還有經典的四色風車等,中間有一段慢音樂加入球的元素。
最後一段則音樂開始變得磅礡,這時撲克牌變成大牌的尺寸,隨後用大牌表演一系列的魔術,因為牌比手還要大,更增加難度以及神奇感,變到最後將一張大牌變回領結,這時小當家往前跨一步,做出那個招牌握拳手勢,全場響起掌聲。
影片:李昂軒 Anson Lee / Jumbo Card Manipulation FISM2015
觀後心得:是現場許多參賽者小時候出牌觀摩的對象,其實當天幕一打開,還沒開始表演就已經有許多的歡呼聲,李昂軒曾經獲得 FISM 手法部門第四名的成績,當時的前三名都是怪物等級,分別是Yu Hojin、Lukas、Kim Hyunjoon,競爭非常激烈。
這段表演的音樂是找人特別訂製,因此效果與音樂點相當契合,當天有發生一個小失誤,其它部分基本上都行雲流水。然而這次雖然有入圍資格,但是名次並沒有到很高,我覺得比想像中還低一些,也許是差在招式的創新度,主要是表演內容跟過往差不多,如果沒持續更新的話,某些分數可能會逐年下滑,因為牌的招式每一屆都會有新的突破,是競爭非常激烈的魔術素材。

參賽者三|Yoon JaeSeob(羽毛男)
代表地區:韓國
比賽部門:手法部門(FISM 入圍資格)
核心元素:牌、羽毛
演出內容:以白色的牌跟羽毛為程序基底,不過基本上是以牌招為主,但是他的牌消失時會變成小羽毛緩緩落下,或有時候牌變成一根羽毛,有一些出牌的展示手法有改成他自己的方式,比較偏向能夠增加一些動態感,或是符合他想要的畫面。
他有一個效果是只要彈一下就會瞬間消失,有用在消失大羽毛以及白色絲巾,真的就是彈一下瞬間不見,直觀上還蠻神奇的,觀眾迴響也很熱烈。
觀後心得:羽毛男的服裝有加上類似黑羽毛的披肩,蠻有獨特性的,他的穩定度很好,不管是手法、台風、姿態等,不急不徐的完成每一個動作,不過單一色系加上單一元素,可能比較難明顯分出段落差異,直觀上會少一些層次感。

參賽者四|張君恒(張師傅)
代表地區:香港
比賽部門:一般部門(FISM 入圍資格、舞台最佳原創獎)
核心元素:燈泡、證件、維修工具
演出內容:飾演一名修理燈泡的師傅,整段流程基本上就是處理路燈、配電箱的過程,故事主軸就是燈泡不斷壞掉,師傅要去將它修復,但是過程發生一些阻礙,師傅透過魔術的方式將其復原,除此之外,也有玩證件照失而復得的 Running Gag。
程序的魔術效果有兩個螺絲起子,敲一下之後,就變成了兩隻扳手,或是口香糖吹一口氣變成氣球,氣球慢慢消氣之後變成燈泡,而且還可以發亮,最後還能夠直接飛進燈座裡。
觀後心得:這一套程序也看過不少次了,記得最早期的時候,程序時間蠻長的,當時覺得有些地方有點拖沓,不過現在改版之後,節奏變得比較緊湊,演員的演技及展示也更加合理,是一套具有趣味性的主題魔術,這次有獲得舞台最佳原創獎。
備註:小郭老師有聊到他程序的開場,其實有致敬蘭斯波頓(Lance Burton)的意涵,畫面有鴿子與路燈,以及表演使用到的韋瓦第《四季》,這可以是一種玩味的彩蛋劇情,也可以表達魔術傳承的意味,讓欣賞這套程序多了一些醍醐味。

參賽者五|CheolGyu Kim(杯牌男)
代表地區:韓國
比賽部門:手法部門(FISM 入圍資格)
核心元素:杯、盤、牌、手錶、領帶、領巾
演出內容:表演者一開始就手持著杯盤,像是喝咖啡的輕鬆愜意,這時候將杯盤瞬間變成兩副牌扇,彷彿進入表演者的狀態,於是開始一系列的出牌,使用的物件都以「白色」為基底,包含白色的手錶、領帶、領巾,以及後面還有變出白色的花瓶及玫瑰花。
出牌基本上都是既有的手法,像是開扇、風車、馬卡等,但是他的速度及穩定度很好,因為純出牌通常比較單調,他又加了一些身上物件轉移的畫面,例如本來身上全部飾品都卸下來了,最後結尾轉身一圈,全部手錶、領巾、領帶等都變回身上,手上也再次拿著白色的杯盤。
觀後心得:去年 TMA 也有來參賽,當時就覺得是一段還不錯的表演,或許可以拿個特別獎,不過後來沒有得獎,結果是今年拿到韓國蔚山冠軍。不過我覺得他的表演是穩定擊發,就是各效果的串連跟氛圍感都還不錯,但就是沒有很高潮點的效果及畫面,要拿大獎的話可能還要再進化一次。

參賽者六|張津銘 Jinming(影子預言)
代表地區:新加坡
比賽部門:心靈部門
核心元素:紀念品、光影
演出內容:表演者具體鋪成的台詞有點忘記,但是對於他呈現的畫面蠻有印象的,我認為心靈魔術很重要的就是「讀的過程」以及「如何揭曉」,他一開始先放影片講述四個關於他的重要他人,因此他邀請四位觀眾上台互動,四位觀眾分別坐在四個角落,每個人前面都有一張桌子,上面有很多物品,是表演者蒐藏的紀念品之類的,隨後請每一位觀眾任意挑選一個物品,最後四個物品擺放在演桌上用燈一照,剛好出現 LOVE 的影子。
然後他還有請觀眾寫下一件想和朋友做的事情,寫完之後放在助理的盤子上,接下來他隨便抽一張觀眾寫的紙條,邀請那位觀眾講出寫下的答案,這時候他把剛那四個物件轉到另外一個方向,光影出來的畫面正好符合那個答案的形象。
觀後心得:其實這樣的呈現還蠻有趣的,與一般的揭曉方式不太一樣,而且還有加乘第二個效果,不過四位觀眾同時在台上,魔術師的控場能力要極強,如何在不無聊的情況下做一些指示動作,並且要自然且有趣的氛圍,甚至有時還會有一些突發狀況,很考驗表演者的經驗及應變能力。
我覺得表演者的能力還不錯,不過同時四位觀眾真的蠻有挑戰性的,因為必須使用英文引導,不一定每一位觀眾的英文都足夠勝任,有時候會有慢一拍理解的狀況,會稍微影響到觀賞節奏,以及問答過程與助理的配合及動線都需要思考縝密,才不會有不專業的凌亂感,最後是當天觀眾坐的椅子是那種廟會的紅色塑膠椅,其實質感也會影響到,算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參賽者七|謝侑均(小精靈)
代表地區:台灣
比賽部門:手法部門(FISM 入圍資格)
核心元素:牌、花、花瓣
演出內容:以一身墨綠色的燕尾服站在橫切的樹幹底部上,身旁有一棵綻放花朵的小樹,表演者從樹幹跳下,便開始一系列的出牌表演,他的牌主要是花瓣的色彩,表演者出牌的畫面佈局有搭配花的意象,像是出五張的同時圍成一個花的外觀,牌的許多效果會加入最後變成花的 combo 效果。
表演者的開扇多以逆開扇為主,有連續變色的效果,也有一次出現三個逆扇合在一起似花開的畫面,以及逆開扇完還能再變出花的效果等,流程的最後,表演者跳回到橫切樹幹上,結尾變出三隻在身上翩翩起舞的白色蝴蝶後,燈暗並且音樂結束。
觀後心得:幕一打開,看到演桌是樹的時候,觀眾就有一陣騷動跟期待,表演者出牌的畫面佈局搭配花的意象蠻有巧思的,讓每一個效果更有獨特性及記憶點,感覺表演可以融入更多舞蹈的大肢體,更有小精靈的個性氛圍,以及結尾如果有更大的效果或畫面,或許會讓人留下更深刻的餘韻。

參賽者八|井上孟人 Wessy(日本 Rocker)
代表地區:日本
比賽部門:一般部門(FISM 入圍資格)
核心元素:牌、掃把、水桶、短棒
演出內容:一開始是一位清潔工坐著休息的狀態,這時候從外面飛進一張搖滾海報,他看見海報後,開始激起體內的搖滾魂,拿起掃把假裝彈電吉他,刷到一半真的變出撥片,於是他就不忍了,髮色瞬間從黑髮變金髮,並衝到舞台前把清潔工作服扯掉,變身成為搖滾型男的樣貌。
接下來開始用撥片表演一系列的出牌魔術,他的牌真的是有圓弧形的外觀,然後變牌到一個段落,他又變出一把掃把,還有把掃把拆開當鼓棒,配合水桶打鼓及變魔術,後半段變出了很多支掃把,最後結尾是把海報拿起來變成一把電吉他及音響。
觀後心得:查資料之後才發現他 2019 年有來過 TMA 比賽,那時候還拿到了舞台組亞軍,不過他那時候的程序跟現在截然不同,我一時間沒有聯想起來,不過也覺得他蠻厲害的,直接砍掉已經得獎的程序,換成現在這一套新的流程。
這次比賽剛好有兩個飾演 Rocker 的魔術師,韓國的 Wookie 比較走帥氣路線,而日本的 Wessy 比較走喜劇路線,以調動觀眾情緒的話,感覺現場是 Wessy 的迴響比較熱烈一些,兩個人的舞台感都很好,善用整個舞台的空間前後跑動,Wessy 的流程有再加入一點故事性在裡面,整體也更為緊湊一些。

參賽者九|張俊喆(午夜狂想)
代表地區:中國
比賽部門:一般部門(FISM 入圍資格)
核心元素:光、書、牌
演出內容:表演者做家事到一半休息,便打開了一本書來看,後來發現那是一本魔法書,於是開始表演一系列的魔術,大多是撲克牌為主的魔術,也有設計一個時空隧道的橋段,就是東西往帽子一丟,會從另外一頂帽子跑出來。
表演者一開始的狀態比較像受害者的呈現方式,就是疑惑為什麼會一直出現牌的感覺,後面則轉換成殺手的呈現方式,開始主動去翻閱魔法書找尋秘訣,這時候音樂變得比較磅礡,表演者則開始不斷放效果比較大的招,牌也開始越來越大張,也有搭配一些光的元素進來,最後表演者站上椅子,整個舞台落下紛飛的撲克牌後結束。
註:殺手、被害者、旁觀者這三個詞出自於 Topas 在《魔術演繹的秘密》(推薦點擊這篇文章)
觀後心得:算是比較現代劇情的流程,在中國比較少見到這種類型的表演者,出牌的手法還不錯,有些招式雖然是經典手法,但是有稍微小改一點展示的方式,比較有印象的效果是一張大牌耍一下變成一本有厚度的書。
期待他更多發揮的是時空隧道的劇情,目前轉移的物品都是魔術師想得到的方法,如果能夠突破想像,例如整支拖把都能夠穿越,可能會有更大的魔術亮點,而不僅是劇情的一部分而已。

參賽者十|鄭仲堯(密室逃脫)
代表地區:台灣
比賽部門:一般部門(一般部門冠軍)
核心元素:鑰匙、鐵鍊、時鐘、檯燈
演出內容:一開始雙手被綁在椅子後方,感覺男子似乎被關在一個密室裡面,這時候他開始想要掙脫,想辦法逃離這個空間,每次準備要解鎖開門時,都有一個檯燈監控著他,當他做一番努力快成功之際,檯燈旁的時鐘總是會瞬間變到他的手上,也代表時間已盡,這時候舞台變暗,當燈光再次亮起時,他又回到同一張椅子上,雙手仍然被綁在椅子後方。
表演者身著黑色襯衫而柚子捲起,直觀上是難以進行魔術操作,因此出現任何效果都會相當神奇,例如掛鑰匙的套環漂浮到一半,直接變出一把鑰匙掛在上面,雙手空無一物的情況下,突然變出一個時鐘等,都是強度很高的效果。
為了增加在密室的逼真感,表演者有表演一些默劇的技巧,甚至還有因應密室而設計的魔術效果,像鑰匙往空中一丟,這時候彷彿丟到牆壁而回彈,隨後還有把燈泡往空中一丟,也出現一樣回彈的畫面,甚至連燈泡產生的白煙及碎片都回彈回來,非常神奇的效果。
觀後心得:鄭仲堯原本是舞台組 B 組的參賽者,當時發生一些道具上的狀況,調整順序之後,陰錯陽差變成了這次舞台比賽的最後一位表演者,因為題材及效果新穎,讓現場觀眾暴動了起來,也讓這次的舞台比賽有一個完美的收尾。
上一次看到是 2023 TMA 的時候,那時候就覺得這個題材很酷,這次是第二次看到,我覺得又有很大程度的進化了,因為表演會重複三次類似的劇情,如果沒有明顯的情緒起伏或效果差異,其實很容易欣賞疲乏。
不過這次的程序調整會讓人期待每一次的差異,首先是劇情有明顯的更加緊湊,同時也有一些情緒及角色變化,而且魔術效果也不斷的加強,讓三次的重複不再是劣勢,而是加深觀眾印象的精彩亮點。

圖片來源:FISM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