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808 魔術店
時間|2025/03/08 19:30、2025/03/09 16:30
地點|劍潭青年活動中心 — 群英堂
座位|K-13
費用|B 區 2500 元(兩日全票)
這次直接用一篇文章記錄兩日晚會的嘉賓觀後感,雖然隔了一段時間,但還是想說紀錄留念一下,如果是台灣較常看到的表演者或風格,可能就會簡短書寫,主要書寫自己比較少看到的演出內容。
第一天開幕晚會觀後感
第一位是來自德國的「Nikolai Striebel」,他是 2024 FISM Europe 一般部門的冠軍,他也是德國斯圖特家族(Stuttgart Magic School)的成員,之前就有耳聞他比賽的程序,這一次算是在 FISM 之前先睹為快,他的表演元素及效果很純粹單純,就是紙飛機像是有生命力的到處繞圈飛翔,因為表演者沒有什麼手部操作的動作,看起來神奇度會更高,不過效果有時候重複性較高,以及有時候繞圈時間拉比較長,觀賞到後半段會稍微疲乏一些,少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奇,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的進化。
第二位是來自馬來西亞的「馮文科」,他曾經在台灣唸書並學習魔術,後期也有登上法國電視台演出得獎程序,表演的主要項目是出鴿,表演的風格、姿態、服裝就是經典的魔術師角色,不過招式加上一些自己的創意,比較有印象的就是光點畫框出鴿、鞋子出鴿、變出皮鞋、鴿子從肩膀變出等,不過當天表演的狀態不太好,有一些失誤及卡滯的動作。
第三位是來自「Jeimin & Emiko」,他們是日韓夫妻檔的連袂演出,其實在大會當中很常看到 Jeimin Lee 出現,主要都是道具商的身分,以前看 Dealer Show 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廠商表演感很好,這次是第一次看他實際完整的演出,當天表演的是變裝情境魔術,主要是白雪公主的故事主軸,中間穿插一些不同的魔術效果,印象比較深刻的魔術如下,包含火紙絲帶飛進衣服瞬間變裝、蜘蛛絲丟出去瞬收回來變裝、大蘋果一開五,最後結尾是男主角做一下魔法手勢,女主角躺下隔空慢慢飄起來(沒有任何道具桌),這時候男主角還可以左右移動,當天觀眾的迴響很好。
第四組是來自韓國的「Magic Brothers」,他們是 2015 年 FISM 廳堂部門的季軍,也曾經在 2015 年來過 TMA 演出,他們運用雙人演出的形式呈現杯與球,流程設計得非常精準且戲劇性,什麼時候觀眾該看哪邊都有設計過,不太會有失焦的狀況,是雙人魔術演出很好的教科書,他們的音樂其實來自於電影「不能說的秘密」的鬥琴橋段,而且搭配起來相當契合到位。
第五位是來自丹麥的「Mortenn Christiansen」,對我來說,他是這次 808 最大的彩蛋,其一是在亞洲比較少看到來自丹麥的魔術師,再來也比較難得看見這種型態的喜劇表演者,他是 2022 FISM 喜劇部門冠軍,分數有達到八十分以上,有時候看喜劇魔術會覺得魔術強度不高,比較是讓觀眾發笑為主,不過我認為他是兼具喜劇娛樂及魔術強度的表演者,他演出是類似廳堂互動的模式,有請觀眾抽牌的環節,主要的演出形式是類似講單口喜劇,大致以他自身說話及表現為主,少量的觀眾互動,好處是節奏比較能夠自己掌握,他表演的角色是飾演有點笨拙的魔術師,並且需要小抄來提醒流程,不過這個看小抄的動作設定,時常在流程當中去做一些回馬槍(Call Back)的效果,整體而言,他的表演節奏明朗且魔術效果密度高,是一段看了讓人意猶未盡的演出。
第六位是來自韓國的「Lukas Lee」,他曾獲得 2012、2015 FISM 手法部門亞軍,在台灣已經看過非常多次他的演出,一如既往地的大師風範,用最純粹的肢體、畫面、效果去呈現舞台魔術,也是這種憂鬱舞台風格的先驅及經典。

第二天閉幕晚會觀後感
第一位是來自台灣的舞台組第三名「潘傑熙」,走型男出牌的風格,手法及肢體的韻律感佳,使用的音樂是有歌詞的流行樂,雖然動作跟節奏有對上音樂,但是流行樂有時容易蓋過魔術效果,加上多首不同流行歌曲的情況,整體風格上較難統一,出牌的招式印象中比較多是純手法,比較少一些道具上的輔助,認為還是可以搭配一些科技狠活,比較能夠創造一些出牌魔術上的強度與亮點。
第二位是來自香港的舞台組第三名「Tse Tiger」,主要是走情境類的舞台魔術,故事大致上是魔術師登場前的準備,運用一些梳畫打扮的道具當作表演的媒材,例如化妝棉、定型液、衣架、衣服等,也有一段應該是魔術師後台練習牌的過程,有設計一小段出牌的表演橋段,最後結尾就是準備登場的畫面,是一段情境完整的流程,道具的使用也有一定的精緻度,是一段看了很舒服的演出,不過比較沒有強度高或是連續技(Combo)的魔術橋段,當台下觀眾幾乎是魔術師的情況,比較難激起一些驚呼的反應。
第三位來自台灣的舞台組第二名「江冠霆」,也是走型男出牌的風格,是手法強勁的新人代表,表演使用一些重低音明顯的音樂,音樂的拍點與魔術效果結合,很容易激起觀眾的情緒,不過風格上類似韓國魔術師 Eden,如果是更大的比賽就會比較吃虧,期待未來能夠走出更多自身的風格,前途應會無可限量。
第四位是來自義大利的「Mago Vegas」,也是這次 808 很有印象的彩蛋表演者,雖然他年紀輕,但是很有大師的風範,主要運用的道具是白色繩子,雖然是傳統的魔術媒材,但是有很多現代的舞台魔術效果,例如一串花瓣變成一條繩子、繩子變成沙、繩子瞬間消失等,整體的畫面簡潔純粹,魔術效果也很直接明瞭,不會有那種不穩定的遮掩動作,音樂及整體的表演也都很有魔幻感。
第五位是來自韓國的舞台組第一名「유현우」,表演有用到短棒、絲巾、球、牌等,除了魔術的效果之外,也帶有一些雜耍的元素在裡面,以元素來說與其他表演者差不多,不過他的表演很有舞台感,是一名成熟的表演者,肢體不會僵硬刻意,鬆弛中仍帶一些風格及展示的動作,有時候表演就差在這些細節,能夠完善它就更讓人印象深刻,單論魔術的效果其實也沒有很強,但是有一些連續技(Combo)的設計,仍能調動觀眾的情緒,是會讓人期待未來發展的表演者。
第六位是來自中國的「張昱」,他帶來大約半小時的個人秀(One Man Show),大致上是以紙牌為基礎,有穿插兩個非紙牌效果,分別是懷錶結合 Book Test 以及 食物版本的 Nest of Boxes,他選用的紙牌魔術都是神奇度極高的效果,不太會有迂迴的台詞,觀眾感受上自由選擇高,不過因為純紙牌容易疲乏,他還有搭配投影幕羅列出各種名人與撲克牌點數搭配,增加不同的視覺體驗,並且轉換找牌的形式,讓觀眾來猜牌搭配賭博的遊戲,讓紙牌魔術有不同的感受變化,是做個人秀很重要的要件之一。
第七位是來自韓國的「韓雪熙」,曾經獲得 2009 FISM 手法部門冠軍,是光碟魔術最具代表性的表演者,也曾是我最熱愛的魔術師之一,對我來說,這看得不是魔術是青春呀!當年韓雪熙還沒有出教學片,自己資源也沒有那麼多,只能一次次的播放並暫停,透過這樣去思考如何做到效果,重複播放絕對有百次以上,看到他能夠在演真的是熱淚盈眶呀!最近他因為韓國的魔術節目再次翻紅,而且他在節目上除了光碟程序以外,大部分都是端出新的魔術節目,勇於嘗試突破的態度很值得學習!

結語
我覺得這次 808 大會整體的 CP 值非常高,不管是研習會的品質,或者是晚會表演的嘉賓,整體而言都有很不錯的水準,挑選的嘉賓也各有看點,最主要是會挑選到一些平常不容易看到的嘉賓,甚至這次還有邀請嘉賓至午宴沿桌表演,這應該是台灣魔術大會首創的形式,雖然我有事沒去參加午宴,不知道實際的體驗感如何,但我相信應該是蠻不錯的!而且這次的大會還幾乎沒有延時的狀況,老實說還真不習慣,真要說小缺點大概就是前一週才知道活動的時間流程,比較容易造成一些行程安排上的不便,不過瑕不掩瑜。
延伸閱讀
《2025 808魔術大會》Day 1 Magic Brothers 研習會筆記
《2025 808魔術大會》Day 1 張昱 研習會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