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數據為顏料,以演算為畫筆
主辦|時藝多媒體
地點|華山紅磚六合院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展期|2022/06/25–2022/09/18
時間|10:00–18:00
費用|早鳥雙人票 380 元(原價 380 元)
官網|https://ouchhh.tv/
▌展覽簡介
一、十年回顧、四大展館、八大作品 — —
本次展覽集結「𝑶𝒖𝒄𝒉𝒉𝒉」團隊十年精華,將帶來最深具反思意義的沉浸式的數據雕塑作品。
本次特展挑選最具代表性八件大型沉浸式視覺創作「數據之門」、「詩意的AI」、「光之拱門」、「AI梵谷」、「艾娃V2」、「海洋數據」、「超弦理論」、「大地之母」。
二、臺灣專屬,透過𝑨𝑰詮釋重新認識 — —
本次展件其中三大作品,將使用臺灣大數據,包含音樂、海洋、空氣…等資料,透過𝑨𝑰人工智慧交互演算,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專屬影像。重新了解不同層面的臺灣。
三、虛實整合,身歷其境的雙重享受 — —
除了震撼的投影藝術外,特別邀請臺灣藝術團隊跨刀合作,將數據延伸、轉化成為實體藝術作品,包括海洋廢棄物、臺灣在地農作物,結合永續環境議題,帶來更多發人省思的深度內容。
四、顛覆思維,開啟𝑨𝑰數據藝術時代 — —
「𝑶𝒖𝒄𝒉𝒉𝒉」對世界創造了新的理解,通過𝑨𝑰的思維與視野, 發現了多維空間的交集,創作一個藝術混合的環境,更營造出如同黑洞般的氛圍,讓每一位觀眾驚嘆!如果𝑨𝑰能獨立思考、創造,那是否可以開啟全新的藝術時代,重新定義𝟐𝟏世紀藝術的未來?









▌Ouchhh團隊介紹
「Ouchhh」是來自土耳其的藝術團隊,陣容由工程師、學者、創意編碼師、媒體藝術家、動態圖形設計師及其他各領域人才所組成,擅長透過電腦數據來進行創作,包含繪畫、建築、雕塑、科學、音樂等各領域,並以 AI 人工智慧、數據雕塑、公共藝術和沉浸式體驗等不同手法來呈現極具視覺衝擊的藝術創作。
「Ouchhh」曾在2020年臺北「白晝之夜」中參與展出「數據巨石碑(DataMonolith)」裝置藝術並獲得廣大迴響。(了解更多:融合古文明數據與AI科技!土耳其藝術團隊Ouchhh「數位巨石碑」顯影出萬年時光交會)
「Ouchhh」這個取名主要是希望不受語言和地理疆域限制,所以數位原民(電腦/網路世代)只要一看到「 >_<」這個標誌,都能理解、念得出甚至感受到「Ouchhh」的表達,也興起對「未知」的興趣。
他們大部分的影片是放在 Vimeo 的平台上,下方挑了一部作品集錦的合輯,「Ouchhh」的投影設計很有科幻感,近似電影《奇異博士》中的多重宇宙畫面,現場看起來非常震撼過癮。
▌展覽筆記
一、數據之門(DATA GATE)
介紹:是世界首創以 NASA 克卜勒任務當中,太空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為基礎,進行視覺化和程式化的立方體數位雕塑,彷如觀看科幻電影的場景。
二、詩意的 AI(POETIC AI)
介紹:用 AI 對 2000 多萬行的科學理論、書籍等文本進行學習之後,將抽象的數據轉換成可視的藝術超現實空間,觀者置身其中感受視覺的震撼與體感的衝擊。
三、光之拱門(ARCH OF LIGHT)
介紹:Ouchhh 將拉斐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等超過 320 位義大利藝術家的雕塑、繪畫和建築藝術作品,導入以 Python 編碼語言依據數據集量身訂做的 AI 之中,讓 AI 學習義大利的古代繪畫雕塑技法,從拜占庭藝術到義大利當代藝術的所有範疇,讓 AI 吸取義大利藝術史的美學精粹。

四、AI 梵谷(AI Van Gogh)
介紹:數據來源使用梵谷生前創作的 518 件作品,透過 AI 重新詮釋將其轉化為 120 億個粒子組成數據雕塑,共耗時 504 小時才完成,整體結合數據、繪畫技術賦予梵谷作品獨特新生命。
五、艾娃 V2(AVA_V2)
介紹:此件裝置藝術是一場跨銀河系的探索,靈感來自哲學家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經典的圓頂結構和粒子物理學,Ouchhh 與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合作,帶領觀眾發掘並認識事物的結構和性質,進而窺探這個星際的未來。
六、海洋數據(OCEAN DATA)
介紹:Ouchhh 使用台灣周遭海洋相關數據再創作品,觀眾置身其中,彷彿化身被海洋包圍的島嶼。這件作品透過藝術、科學互動提供沉浸式體驗,整體猶如一場海洋探索,讓觀眾以科學數據探究自然世界,進而提升海洋保護意識。

七、超弦理論(SAY SUPERSTRINGS)
介紹:根據「超弦理論」,世界的所有物質都是由振動的超微弦所組成,這些以不同共振頻率振動的弦,創造了宇宙萬物。Ouchhh 將音樂家在舞台上的腦波活動進行視覺化,把腦內活動轉化為與現場演奏同步的沉浸式體驗,讓觀眾可以「聽到」並「看見」音樂家的情緒、專注力、注意力及一些來自腦電圖的聽覺及神經反應。
這次 Ouchhh 特別與台北愛樂交響樂團合作,將三首台灣經典民謠〈望春風〉、〈丟丟銅仔〉、〈雨夜花〉重新譜曲,創造專屬於台灣的音樂影像作品。
八、大地之母(THE MOTHER EARTG FORMOSA)
介紹:〈大地之母〉一作與台灣日常息息相關,Ouchhh 使用了台灣不同的環境資料庫進行演算,包含空氣品質、二氧化碳傳輸、城市交通數據,將不同的台灣生活面向進行藝術表現,讓觀眾重啟與這座島嶼的連結。
▌觀展體驗
這次比較特別的是一次來了八件展品,以往大部分是以單件為主的展示,能夠看到八件是相對滿足許多,而且有三件有因應台灣而做不同的數據演算,創造出台灣專屬的視覺影像。
因此因應華山的空間設計,「詩意的AI」、「光之拱門」、「AI梵谷」是在同一個空間進行輪播,就沒有一個氛圍一個展廳的設計,有些意境氛圍與名稱較難對上,後來發現是因為國外都是特殊的大型裝置或空間,像是米蘭和平拱門、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巴黎光之博物館等。
這次展品介紹使用了不少的物理專有名詞,看的當下有點難嗑,不過我覺得這個展覽的表現形式,有點像是用另一種多維世界,吸引對該命題的興趣,當受到吸引之後,再進而觀看資訊。
以畫面感及背後理念來說,整體的體驗很有科幻電影感,例如將宇宙行星的資料放在立方體或球體當中,非常魔幻的視覺體驗。
自己目前也看了不少光影及投影類的展覽,這次的投影感覺又更細緻一些,不管是畫面或技術上的應用突破,也看見科學與藝術的不同結合,在主題上也有不同領域的多元性,像是科學、物理、歷史、雕塑、文學、繪畫、海洋、音樂、自然等。
整體而言,是很獨特少見的一次觀展體驗,推薦給大家,可惜沒有販售導覽手冊,不然還蠻想了解更多該團隊的作品集及理念。
July 23, 2022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展覽筆記」相關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