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路書寫博物館 — 文化部博物之島寫作人才培育系列講座第一場|線上書寫 — 博物館寫作的零度
▌前言
此為第三場講座的講者田偲妤,其為文化部「博物之島」的執行編輯,講座開頭介紹了博物之島的專欄,主要提到一千字左右的「新訊區」,以及兩千字左右的「專文區」,整個講座用十分鐘簡明扼要的方式,講述了三個問題的重點。
第一場筆記:【學習筆記】博物館裡的媒體人:與公眾交流的書寫之道 — 謝宇婷主講
第二場筆記:【學習筆記】社群媒體時代下 , 如何掌握博物館新動態 — 郭怡汝主講
▌學習筆記
「博物之島」線上專欄經營流程
一、整體脈絡
計畫目標→執行方式→滾動式修正
二、編輯流程
國內外資訊彙搜→編輯與審稿事宜→圖文授權事宜→文章刊登與推播

如何規劃寫作脈絡?如何讓論述更扎實?
網路文章如何在短時間內抓住讀者目光,是線上書寫的成功關鍵,講者提及可運用「魚骨寫作法」。
- 魚頭:每段第一句以主題句(Topic Sentence)為開頭,直白表達段落主旨,或是用問題作為破題。
- 魚骨:用來支持或解釋段落主旨的幾個重點。
- 魚肉:隨著魚頭與魚骨發展的細節,像是案例描述與分析。
- 魚尾:結尾通常是重點統整、觀點總結,或者與開頭首尾呼應。
我最早看到這個概念是來自於《精準寫作》,之後再來去研讀一下。(推薦閱讀:有好結構,讀者才知道你要說什麼 — 《精準寫作》)

如何寫出有深度又適合一般民眾的文章?
講者建議舉真實案例說明,說明方式帶有故事的敘事性,並善用厚描寫法,意即不要使用太過抽象、理念式的鋪成,而是踏實、詳實地針對案例去描述。講者以下方文章為例,認為其具有一定深度,又有能夠吸引一般民眾想要了解的舉例。
範例文章:【博物之島新訊】邊沁遺體搬新家—人體展示的禁忌與倫理

希望了解目前博物館書寫的主題核心與趨勢?
近期趨勢主題:數位轉型、博物館教育、多元民族區域博物館[1]、博物館行動主義[2]、新館、新設展、話題特展、博物館新定義[3]、博物館幕後工作。
[1]多元民族區域博物館:移民、移工、眷村、原住民等博物館。
[2]博物館行動主義(Museum Activism):挑戰博物館機構對於環境、社會與人權等議題的無為,主張博物館不應在世界面臨各種危機時隱形而不去介入,強調博物館應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致力發揮社會影響力。
[3]博物館新定義:對現今博物館的實體存在、目標、任務、意義等提出探討。(推薦閱讀:【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新定義最新進度!ICOM提新修訂程序,整合全球新定義提案)

March 30, 2022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學習系列」相關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