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社群媒體時代下 , 如何掌握博物館新動態— 郭怡汝主講

20250124-24_-273
圖來源/ 講者郭怡汝

網路書寫博物館 — 文化部博物之島寫作人才培育系列講座第一場|線上書寫 — 博物館寫作的零度

▌前言

第二場是由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的編輯郭怡汝主講,分享關於寫作主題的來源、寫作經驗分享,使用了很多國內外實際的舉例,除了資料查找以外,也分享了粉絲團的寫作技巧,相當務實意猶未盡的一堂課。

上一場筆記:【學習筆記】博物館裡的媒體人:與公眾交流的書寫之道 — 謝宇婷主講

20250124-24_-7
給寫作初心者的指南:博物館寫作好手的無私分享!「線上書寫 — 博物館寫作的零度」講座紀實

▌學習筆記

「你不會一開始就寫好東西,你會先開始廢話,認為它是好東西,然後慢慢地你會變得更好,這就是為什麼最有價值的人格特質之一就是堅持。」—美國作家奧克塔維婭 . E . 巴特勒(Octavia Estelle Butler)

20250124-24_-275

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
講者提及成立粉專的契機及原因,以及博物館吧的定位,分享盡量會以平常比較少見的國際資訊為主,同時揀選能夠呼應台灣時事的媒材,目前受眾以一般的博物館有興趣的民眾。

20250124-24_-274
20250124-24_-276
圖來源/ 講者郭怡汝

常用媒體資源
講者提及大約台灣時間下午的三四點,這些網頁會進行更新,可以這時候進去逛,不過她不會每一篇文章都點進去看,而是從標題先掃過一遍,覺得切合自身粉專需要的主題,才會進去進去細讀,節省自身的時間。

講者最常看的三個主流媒體:artnetThe Art NewspaperARTnews

20250124-24_-351
圖來源/ 講者郭怡汝

近年博物館趨勢議題
講者提及下方的趨勢議題是近兩年世界關注的方向,如果想要投稿的話,可以從這幾個方向切入,會更容易切合編輯的需求,下方雖然使用條列式的方式描述,但其實很多都有重疊的部分。

20250124-24_-277
圖來源/ 講者郭怡汝

網路寫作經驗分享
講者認為網路書寫是目前與大眾交流最好的方式,也是民眾最容易取得資訊的管道,分享內容從結構、文字、內容、觀眾四個層次分享線上書寫經驗。

網路文章特性:格式比較自由,大多篇幅較短,不太需要像學術文化嚴謹,風格比較個人化,可以使用一些比較動感的圖文影音,也是民眾比較容易接受的型式。

一、結構
1、字數長短:臉書粉專超過 800 字,視覺上就會很長,建議每個段落建議不要超過 300 至 400 字之間,分段必須很明確,做好視覺上的佈局。
2、焦點數量:一個段落盡量講述一個重點即可。
3、結構脈絡:前三段就能看到重點。

二、文字
1、口語易懂:盡量言簡意賅,少用專有名詞。
2、掌握度及自我咀嚼:掌握多少講多少,先把想及能講的部分具體化。
3、吸引人幽默 V.S. 討好觀眾:慎用聳動標題、政治梗或「最棒」、「最好」等武斷用詞。
4、中立客觀:沒有絕對客觀中立,每個人都有自身的觀點,最好能激起正反思辨。

三、內容
1、聚焦議題重點:緊扣標題,不要走歪,避免太多旁枝細節。
2、形容詞拿捏:太多形容詞反而變得空洞。
3、網路資訊 V.S. 實際狀況:善用社群媒體,了解真實狀況。

四、觀眾
1、瞭解觀眾群:要了解目標觀眾,構思寫給誰看,寫作起來會比較有焦點。
2、觀察反饋:可以從個人臉書開始發佈,從中得到一些回饋修正。
3、熱絡主題:熱門、幽默、爭議、圖片精美、熟悉。

20250124-24_-279
20250124-24_-278
圖來源/ 講者郭怡汝

March 28, 2022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學習系列相關的分享。
鄭凱文
鄭凱文

我是一名魔術師、職業講師、職能治療師,時常運用魔術及醫學來幫助個案,對於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及使命,擅長運用細膩的課程編排,幫助學員有實質的收穫,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