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魔術圈的臉書社團,有人發起一篇討論,標題為「對一般人的魔術教學,對魔術是好還是壞?」,主軸大抵上是擔憂未成熟的魔術老師及學生,是否反而會造成對魔術的傷害?
我覺得是一個有意思的主題,也蠻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留言完之後,也想將當下的想法作一個紀錄,於是用一篇部落格文章留存,看未來的不同時刻是否會有不同想法。
以宏觀的角度來說,我認為有足夠多優秀喜愛魔術的人才,才能真正扭轉對大眾的印象,大眾想到魔術可能就想到某些名人,台灣可能就是周杰倫(演藝)、小鐘(演藝)、劉謙(電視魔術師)、陳日昇(電視魔術師)、周瑞祥(劇場界)、YIF(網路)、嬸嬸(網路)、劉大詮(網路)、蔣昊(講師界)、和泰董事長蘇一仲(企業界)等,有影響力的人比較能夠深植人心。
優秀的魔術人才最好是出現在各自的領域,像是教育界、醫療界、劇場界、演藝界、講師界、企業界、政治界等,有足夠多的優秀標竿,才能奠定好的印象,進而驅逐劣幣、扭轉刻板,也比較能夠走入一般大眾。
真正好的(魔術)教育者是一輩子修練的領域,好的表演者不一定是好老師,教學與表演一樣都需要持續打磨,那些打磨包含魔術技術、實務經驗、核心價值、教學技巧、coaching、mentoring等,那些功夫是需要向它方學習的,我想許多優秀的魔術老師,也是從跑單幫的社課菜鳥開始,而平庸的教學老師,放諸各界應該都有,也不用過度擔憂。
好的老師與好的學生就像雞與蛋,很難說哪一個要先出現,能夠碰見是福氣,各自發展也不錯。何謂好的魔術教學,我覺得就是不只是教魔術,而是從各種觀點認識魔術,像是心理學、肢體語言、科學原理、歷史脈絡、表演欣賞、人生價值等。魔術僅作為一個媒介,讓你用有趣的方式認識世界,畢竟功夫在詩外。
對一件事物後續的熱情、喜好、啟蒙,可能來自於許多因素,包含老師、環境、家庭、同儕等系統。也許某一個課程的啟端,在未來發酵也說不定,某一次美好的經驗,造就持續的動機等。整體而言,我覺得魔術的能見度高,大部份來說是好的,至少先奠定參與魔術的普及率,有足夠大的人口基數,才有機會產生新的愛好者,再從這些愛好者出現一些優秀人才。
魔術過去是以資訊不對稱為主的領域,某部分來說也造成曲高和寡,而現在是自學為主的世代,有機會用網路接觸到一些竅門也無妨,減少摸索走錯路的時間,現今手法部門的魔術,每三年幾乎都有突破性的成長,以前看到DenDen都尿慘了,現在不少表演者都可以做到類似的效果了,能夠如此或許也拜網路所賜。如果說要盡量減少的內容,我認為就是會影響他人生計的公開教學,其餘就隨市場機制汰換了。
June 18,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