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場鐵人三項|訓練紀實、體悟學習

運動菜鳥從零到一的過程。

20250124-24_-6

比賽|台東普悠瑪鐵人三項
時間|2020/10/18
場次|標準鐵人賽—競賽組51.5km
主辦|臺東縣城鄉生活運動協會

報名動機

「鐵人三項」對過去的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項目,不管從距離還是技術層面,都認為相當的艱鉅遙遠,但心裡總有個聲音,認為這是人生必做清單之一,於是在同事慫恿下,抱著一股傻勁報名了。

不過我已經十年沒有游泳,甚至連海邊都不太去的人,對自己究竟能否完賽產生懷疑,於是開始試著不斷找資源,起初是先看一些網路影片,想說從游泳先下手好了,那時候剛好是看到燿宇的游泳學校,認為內容看起來淺顯易懂。

想說那先自己去泳池試游一下好了,游個幾次過後,發現完全不行,只要二十五公尺就需要休息,換氣不僅不順暢,身體也很容易下沉,剩下四個多月時間,要趕快找教練協助了。

本來想說節省成本,上六次的一對一泳課就好,後來電洽詢問後,就被推坑報名「Leader經理人」鐵人三項訓練班,感覺我蠻容易入坑的,不過還好有被推坑,當時對游泳的想法太天真了,完全沒有考慮到開放水域的狀況。

20250124-24_-11
難得Leader同學全員大集合

訓練過程|游泳篇

■ 游泳實力:游25公尺需休息20秒,游400公尺就精疲力盡。
■ 預計目標:50分鐘內,在水深3公尺的水域中,不間斷的游完1500公尺。

前期有參與幾次游泳團練的經驗,後來發現在游泳基礎不扎實的情況下,容易打回原樣,又照本能反應的動作游泳,會導致許多動作過早執行,或是姿勢完全不正確,導致身體下沉、過度費力、換氣過急等狀況。

後來安排的課表當中,有大概八次的小班制泳姿調整,我認為那是我游泳真正進步的關鍵,因為自由式的動作很細微,沒有刻意練習提醒,容易虛耗過多體力,所以從踢水、划手、換氣,每一堂課只注重一個細節,慢慢把動作練熟練,最後再做整合。(動作細節推薦:燿宇的游泳學校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

個人建議每次注重一個細節就好,熟悉之後再往下積累,因為游泳換氣的瞬間,其實沒有那麼多餘裕,讓自己調整那麼多細節,會導致力不從心,反而進步空間有限。

20250124-24_-7
開放水域|基隆外木山

然而「開放水域」跟泳池又是完全不同的領域,因為水中是沒有參考線,如果游錯方向,會耗費過多體力,而且當你疲累的時候,也不能直接踩地休息,對一個習慣泳池的人來說,是蠻可怕的一件事。

建議比賽前,一定要有幾次開放水域的經驗,不然真的會很慌張,我本身是不會蛙式的人,有些人會用自由式主游,需要時用蛙式定位,但我認為我沒有餘裕再學新的泳式,以及這樣轉換時,其實會影響游泳的流線及推進,所以開始學習「自由式定位」。(定位參考影片:精準『定位』讓你避免多游不必要距離『開放水域』)

我記得第一次到開放水域時,那時還不太敢定位,因為必須犧牲一次換氣來定位,擔心緊張會換氣過急,就不斷埋頭猛游,想要趕快上岸,結果直接大游偏,游到了側邊的防波堤,也是那一次真正理解到「定位」的重要性。

前幾次到開放水域練習時,幾乎都必須跟游在教練旁邊,常常游到一半就要抓住魚雷浮標休息,主要是對深不見底的海水有恐懼,也是到後面幾次才敢放手游,所以「克服心理障礙」,也是很重要的訓練過程,內心必須有個聲音告訴自己:「你有足夠體力游完,只是要試著學會放鬆,照著身體的節奏推進。」

比賽前一個月時,我則是到松山運動中心考取深水鯨魚證,主要是有了鯨魚證,就可以進入水深3-5公尺的水道練習,能夠事先適應深水的感受,我記得考證條件是30分鐘內游完1000公尺,我當時游了29分鐘,算是關門前即時游進。

20250124-24_-7
開放水域訓練的是「克服心理障礙」

訓練過程|騎車篇

■ 騎車實力:從未騎過公路車,也沒有騎腳踏車的習慣。
■ 預計目標:100分鐘內,騎完40公里的自行車。

一開始也輕視騎自行車這件事,認為不就是腳踏車騎快一點就好,反正應該撐一下就過了,想說不然就來試騎看看40公里吧,騎著家裡普通的平把自行車,維持當時認為不算慢的速度,最後卻足足花了130分鐘才完成,與自己的想像有很大的落差。

後來開始接觸三鐵課程,跟單位借「彎把公路車」來上課,一上公路車才發現,龍頭操控極度靈敏、身體的姿勢不習慣、騎乘時臀部疼痛、手握把麻痺症狀等,前幾次上課雙手根本不敢放開,都必須停下來才敢喝水休息。

前期時自己的踩踏容易外八,加上不善用變速器,剛開始跟著同學們騎,常常落後又覺得很疲累,後來開始慢慢理解「平路掛大盤,爬坡掛小盤」「變速要預判,變速要提前」,以及「維持踏頻功率」,就抱持著這三個基本原則,也開始有了一些進步與成長。

等到基本概念熟悉之後,就試著練習過彎技巧、輪車技巧、單手控車等,慢慢將一些常見狀況去做適應,後來漸漸發現,腳踏車應該是三鐵裡面最複雜的項目,光是裝備以及比賽狀況,就有非常多的面向可以探討學習,也是自己未來想要更精進的一環。

20250124-24_-10
觀山河濱公園|台北首座自行車公路賽練習場

訓練過程|跑步篇

■ 跑步實力:大概七分速完成10公里。
■ 預計目標:完成前兩個項目後,仍能在80分鐘內,跑完10公里。

跑步應該是我唯一有信心的項目,因為畢竟大家從小就會,也算是我唯一有在從事的運動,即便可能一兩週跑個一次,但是至少10公里聽起來也沒那麼可怕。

後來就維持一個禮拜跑一至兩次的頻率,以比賽目標來說,我認為狀況都還算可以,後期甚至可以五分速完成10公里,所以我就把比較多的時間,都放在補足前兩個弱項。

比較有挑戰的是「練習轉換肌群」,就是在騎車或游泳完接續跑步,記得第一次練習騎車完接續跑步,彷彿腳都不是自己的,真正感受到何謂「寸步難行」,所以切記要練習轉換,不一定要跑完整三鐵距離,但是可以提早開始適應。

20250124-24_-6
有時候覺得教練們,應該都是被三鐵耽誤的攝影師。

訓練過程|裝備篇

有人曾說玩三鐵必須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我認為所言甚是,因為三個項目就幾乎等於花三倍的錢,有些設備也不算便宜,我的公路車還是跟上課單位租借,不然費用真的相當可觀。

我這次主要購買的裝備有「Garmin Forerunner 945三鐵錶」、「Zoot三鐵衣」、「WAST車褲」、「TRIBAN車衣」、「CATEYE太陽眼鏡」、「Decathlon自行車水瓶*2」、「VIVIMAX自行車安全帽」、「Zoot號碼帶」、「KALENJI跑步遮陽帽」、「Jelloon魚雷浮標」。

建議裝備可以提前購買,這樣才能早些適應,當然會場也有不少廠商,優惠也挺讓人心動,不過買了隔日即上場,還是會有一些危險性,但也慶幸有這些廠商,因為我完全忽略掉,要買號碼帶這件事,會場臨時購買一條救急。

我自己挺喜歡買的三鐵錶,因為它讓運動更科學化,也因為所費不貲、功能眾多,讓我想要多去嘗試運用,尤其是裡面的一卡通,我現在搭乘捷運、去便利商店時,幾乎都直接使用手錶即可,減少一些繁瑣的步驟,也透過科學化的運動數據,讓我的訓練更有效益,也成為生活的習慣。

「運動不是待辦事項,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20250124-24_-8
賽前一天必拍裝備照。
20250124-24_-9
比賽前記得高裝檢。Photo By IRONMAN Taiwan

比賽過程|前一週

前一週

比賽落在十月,大概是我工作最忙碌的時刻,不過三鐵是從報名那一刻開始,也慶幸前期有鞭策自己,即便十月份練習量下降不少,但也不至於退步,所以賽前準備越充分,比賽當中就越自在,這樣的比賽也很難僥倖,賽前訓練下了多少工夫,賽時成績大概就如何。

前兩天

我提前兩天搭火車到台東,第一天到的時候,花了許多時間來補眠,而比賽前兩天都有開放試游,我兩天都有下去試游,主要是適應新的開放水域,第二天試游時,還因為一時定位不到,緊張導致差點要溺水,也讓我比賽前產生一些自我懷疑。

當天早上

前一天其實也睡不太著,大概四點就起床開始吃早餐,很少這麼早吃東西,有點食不下嚥,於是再確認一下裝備,便和夥伴騎自行車到會場,後來發現雖然五點開始交車,但大概五點半之後人潮才開始湧現,果然都是菜鳥才那麼早報到的。

20250124-24_-12
試游開放時段
20250124-24_-8
台東活水湖路線圖

比賽過程|當日

20250124-24_-12
花錢買的三張照片,一定要發一下的。

「無論你決定做與不做什麼,時間永遠不會等你。」

不管你準備到甚麼程度,還是到了驗收成果的這天,就像人生一樣,不管你有沒有認真的做好每一天的目標,日子還是會不斷往前推進。

下水前一刻

當天清晨到達會場,感覺狀況還蠻穩定,跟著台上的原住民舞團一同暖身,直到下水前那刻,開始感受到身體不適,主因應該是緊張招致的腸躁症,已經很久沒有這種狀況出現,也開始產生一些心理對話:「該不會要在這邊放棄,反正游泳本來就是我的弱項。」


第一關|游泳

最後鳴槍那刻的決定—就是不管如何先直接游出去,於是我順著最側邊的階梯旁游,主要是對於定位還沒有信心,加上前一天差點溺水,對自己仍有一些擔憂,抱持著不以成績為主,能夠完賽即是鐵人的想法。

但從沒在開放水域游到1500公尺,邊游的時候就邊數划手數,及正念專注在當中的動作,調整呼吸以及動作的延伸,試著降低無謂的焦慮感,即便在側邊游,也嘗試每十下划手,練習做一次定位的動作,讓節奏調整到最順暢的狀態。

後來就靠著這樣的方式游到了750公尺,看一下手錶大概25分,先站在階梯邊思考策略,準備好之後,就照著剛剛練習定位的節奏,開始橫渡到對面,因為旁邊有許多泳者及救生員,自己似乎也不緊張了,蠻順利的游到對岸。

雖然這樣游側邊的方式距離會拉長,但至少比較單純放心,接下來就是把剩下的750公尺游完,於是我告訴自己,只要游泳過了,後面兩關也不用太擔心了,開始逼自己催一下速度,最後47分上岸,我居然完成了!


第二關|騎車

開始進入轉換區之後,才發現路程居然這麼長,但不管如何,至少是陸上運動了,我剛上車還因為失衡,差點又要跌落,後來調整好步調,便開始了40公里的路程。

其實我前一週,才將坐墊重新調高一次,可能也是導致失衡的原因,真的建議 Fitting 要趁早,騎台東的路上真的很舒服,雖然時有一些小坡,但不至於太困難,中間還看見一段海線的美景,當時天氣相當舒適,覺得不枉此行了。

後來騎車的過程,也陸續追上兩位同行好友,後來與其中一位的速度較一致,就開始同行大約20公里,中間兩個人還互相超車數次,讓過程變得更加有趣且激勵。

最後五公里時,把配速再拉高些,於是脫離了同行好友,這中間的過程其實腸躁的狀況仍影響著,導致某些時刻為了休息,踏頻功率無法穩定維持。


第三關|跑步

最後進入跑步的環節,這時候不是補給能量包,而是補給兩包衛生紙,再準備上跑道前,先去如廁了五分鐘,終於感到身體舒適許多。

終於進入到最有自信的項目,前面因為擔心身體未恢復,就先使用6-7分速,後面穩定再試著拉快,這次補給站只有兩站,分別是 2.5km 處、 5km 處,我來回總共補給了三次,主要就是補水、舒跑、鹽錠。

中間過程也看到不少攝影師,過程有時候太疲累,沒辦法擺個帥氣姿勢,不過經過這次也了解到,下次應該如同單車的原則,調整成「拍照要預判,耍帥要提前」,這樣未來就可以買更多好照片了。

最後在距離終點2.5公里的補給站,聽到有人提及只剩下16分鐘,於是自己開始繃緊神經,試著將配速再拉快一些,最後的3公里,甚至還跑出個人最佳速度,用四分半的配速完賽。

回到終點時,看見自己的女友與家人歡呼,感到非常感動以及幸福,也完成了自己設定的目標時間,也就是三個半小時內,所有的辛勞都在此刻釋放,感動以及成就感油然而生。

20250124-24_-6
比賽中最重要的一張照片

比賽成績如下
游泳|1500公尺,47分鐘。
騎車|40公里,86分鐘。
跑步|10公里,63分鐘。
總計|3小時29分鐘。

20250124-24_-9
完賽證書

鐵人三項教會我的事

一、面對未知,挑戰不安

當你開始跨出步伐,路就會自己展現出來。

很少有人三項運動都很擅長,每個人都要學習不熟悉的項目,但往往讓你收穫最大的,也就是那些不擅長的領域。

剛開始聽到鐵人三項的內容與過程,的確會讓人退卻三步,尤其是要面對深水的恐懼,當你正視並挑戰它,過程中的成長與進步,真的會讓人更加深刻,最終烙印成為信念。

完成鐵人三項之後,心智也淬鍊不少,會感覺很多事情都變得容易了, 因為你心中知道自己過了一個坎,以前認為的其他挑戰,似乎也沒那麼困難了。

我記得某次在台中吃早餐,剛好老闆也有參與鐵人賽事,聽到他提及的故事—他說他原本不會游泳,學了兩個多月報名51.5賽事,第一關游泳就被撈上來沒完賽,並沒有就此放棄,第二場報113完賽,第三場報226完賽,這三項賽事的時間發生在一年以內,非常不可思議,但也非常激勵。(店名:鐵人賢妻早午餐)

經過這場賽事,我自己也有新的期許,就如同許多三鐵前輩,訂下了更多新的挑戰,像是全程馬拉松、泳渡日月潭、一日北高賽、超級馬拉松、半程超鐵、超級鐵人賽等,透過這些目標挑戰自己,不要被「心」給設限了。

「別人會為你設限,你自己可別畫地自限。」

二、目標設定,刻意練習

改變一切的不是重大行動,而是每天生活中最微小的事情。

然而有目標與衝勁是好的,不過還是要回歸現實面,究竟該如何執行它?

前期必須先養成運動的習慣及動機,光靠意志力可能有點困難,可以透過「報名課程」跟專業教練學習,也減少許多試誤的過程,畢竟社會人士最重要的就是時間效率,也能透過「團練」團體約定的力量,避免自己中途放棄,成員也能互相支持、鼓勵、學習。

我認為課表規劃不用訂太緊,容易因為沒達成而沮喪,但要持續往你的目標方向前行,我相信每個玩三鐵的素人,生活也都很忙碌,試著將時間切分成長、中、短「長」可以做完整的訓練課表,「中」維持體能及所學技巧,「短」可以於家中訓練或閱讀知識文章。

工作或事情有時突如其來,並無法完全掌控,甚至會打斷你原來的規劃,但是你可以在其他零碎時間,也持續做一些努力,例如看三鐵相關的文章及教學,或是在家中做一些核心訓練,即便你暫時被工作淹沒,但你心中會知道,你還是持續在訓練的方向,也就不會輕易放棄。

三、時間管理,學會取捨

鐵人三項=工作+家人+訓練。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過去沒有運動習慣的我,都覺得以前時間不夠用,那現在要挑戰鐵人三項,勢必要重整自己的時間運用。

將事情做好「優先順序」的規劃,所有事情都可以根據「緊急程度」「重要性」劃分成四象限,將其書寫並記錄下來,就不會把每件事都擱在心上,憑當下感覺來處理事情。

再來捨棄一些娛樂社交時間,將其轉換為「運動時間」,其實這樣非常划算,還能賺到「健康與成就」,甚至改成用運動的方式進行社交。

如果是與家人出遊的時間,就要求自己提早起床,盡快出門將課表做完,回來剛好能夠陪伴家人,而出遊時就專注於當下,不用再去管訓練的事情了。

透過鐵人三項的訓練,也開始學習享受當下,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刻,有時候太多心緒都是多餘的,對於事情並沒有太大幫助。

「做你真正感興趣的事情會讓你珍惜時間。」

20250124-24_-11
所有的努力就是為了這一刻。

學習資源

「鐵人三項」相較其他運動來說,我認為還是比較冷門一些,相關資料仍不算很多,下面的資源幫助我了不少觀念及信心,列舉給鐵友們參考,有許多至臻的概念非常受用。

臉書相關資源:
鐵人三項分享區
鐵人賽事討論區
TRBB/鐵人拔巴運動團
徐國峰 hsu kuo feng
鐵人筆記
靠北三鐵圈

影片相關頻道:
燿宇的游泳學校
魚式游泳陳教練
哲睿Jerry
舒迷說 Suhumi Fit
可利呼。CLIFF
好動夫妻MikeWei2Tri
Keng Sports
鐵人瘋

網站資源:
運動筆記
動一動 don1don
單車時代

20250124-24_-10
同行戰友,期待下次更多人。
20250124-24_-13
親愛的家人與女友。
鄭凱文
鄭凱文

我是一名魔術師、職業講師、職能治療師,時常運用魔術及醫學來幫助個案,對於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及使命,擅長運用細膩的課程編排,幫助學員有實質的收穫,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