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博物館常設展(兵器、樂器、自然史、西洋藝術)|觀展紀錄

20250124-24_-39

嘆為觀止的西式建築及藏物,值得再訪的奇美博物館

地點|奇美博物館一樓、二樓
時間|09:00 ~ 17:30(每週三休館)
票價|全票 200 元(搭配一些優惠可便宜很多)

▌前言

上次前來奇美博物館是因為《有影無影?影子魔幻展》特展,對於奇美的印象非常好,這次則是來看常設展,原本沒有抱很大的期待,但是看完之後超乎自身預期,相當的驚艷,館藏豐富且充滿趣味,很適合大小朋友參與。

這次也看到不少人在園區野餐,其實也是很棒的行程,之後應該會安排類似的行程,然後順道逛一下館區,有很多漂亮的建築或景觀,真的很值得持續再訪的博物館!

當天也在奇美博物館的「深藍咖啡館」享用千層蛋糕,作為當日逛展的開場,是一個很棒的開始,不過我認為「Lady M」的千層更勝一籌。

這個館區真的一天都逛不完,還有兩個行程之後也想要參與,一個是專屬於奇美博物館的實境遊戲《穹頂計畫》,另一個則是近期的特展《蒂姆.沃克:美妙事物》,因為逛完常設展的四個主題就已經頭腦炸裂,這是就先不參與特展了。

20250124-24_-35

▌館區簡介

奇美博物館是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先生,從孩提到年老、跨越八十年的圓夢故事。

許創辦人年幼時經常到臺南州立教育博物館參觀,小小年紀的他深受感動,便在心底埋下一顆文化種子,希望將來能夠建造一座為大眾而設的博物館,讓民眾可以當成自己的家,隨時回家來享受心靈饗宴。在塑膠材料事業發展穩定後,他先以私人之力進行蒐藏,之後成立基金會,並在奇美實業支持下,於1992年創立奇美博物館,於奇美實業仁德廠內免費對外營運二十餘年。為了完整呈現奇美典藏,歷經十多年努力終於覓得新址,建造了一座西洋美學風格的建築,亦即現在的博物館樣貌。許創辦人發願:這座博物館將永遠為大眾而存在。

奇美博物館的蒐藏以西洋藝術、樂器、兵器、動物標本以及化石為主要收藏方向,總計展出約四千多件藏品,約整體蒐藏的三分之一。創辦人許文龍先生表示:「好的文物不能只是自己欣賞,也要分享給更多人欣賞;蒐藏文物不能只是自己喜歡的品味,更重要是大眾都能喜歡的風格。」

20250124-24_-41
20250124-24_-42

▌一、兵器類

官方介紹

兵器廳分為「歐洲」與「非歐洲」兩大展區。「歐洲區」將多元複雜的兵器分門別類介紹,並設置兵器演進長廊,展示史前至近現代十九世紀的代表性兵器,呈現兵器在歷史上整體進程的概念。「非歐洲區」則以地理位置劃分十多個不同展區,如中國、日本、非洲、印度波斯等,呈現豐富多樣的裝飾風格與文化特色。

知識的解理之外,還有體驗型的情境造景,例如緊張刺激的「馬上長槍對戰」場景、運謀鬥智的「戰爭遊戲」等,您可以從模擬的場景中了解昔時實況。另有「互動探索區」,可以透過親自觸摸、為騎士穿上盔甲拼圖,以及欣賞影片,感受兵器真實操作的情境。

個人短評

兵器的種類相當多元,有些很像電影會出現的道具,相當精緻且多樣,不過對於一些兵器的設計理念不清楚,如果能夠搭配導覽進行,講述歷史、電影、故事等,相信能夠啟發更多想像。


▌二、自然史類

官方介紹

奇美博物館的「動物廳」是小朋友最喜愛的展廳。許多大小朋來到這裡的第一個問題是:這些標本都是真的嗎?沒有錯!因為全是真實的毛皮所製,所以動物們看起來活靈活現。

走入動物廳,躍然眼前的是大象家族,牠們引領大批動物們列隊歡迎前來參觀的民眾,展現出來自非洲草原的生命力!本展廳依不同洲別將動物標本分類展示,中島型開放式的設計,拉近遊客與動物標本的距離,讓人彷彿參與一場動物大遊行;另有模擬自然生態、動物習性的情境展櫃,幫助民眾輕鬆認識動物特性。此外,化石展示區亦是一大特色,好好走一趟就能了解地球的生命演進史。

個人短評

原本認為可能會是幼童為主的展廳,但其實動物的種類繁多,成人也能有很多的樂趣,而且僅在一個展廳就可以看到很多元的品種,觀看的節奏很緊湊豐富,螢幕上的介紹也清楚明瞭。

20250124-24_-21
相當多動物標本的展廳,點選螢幕可看到介紹
20250124-24_-43
奇美博物館標本來源。
20250124-24_-16
還有Google Map 導覽模式,點選圖片可至連結。


▌三、西洋藝術類

官方介紹

西洋藝術作品以三大展廳呈現,包括「藝術廳」、「雕塑大道」、「羅丹廳」。遊走其間,能夠感受猶如置身國外美術館般的特別體驗,是許多台灣民眾印象深刻的主題場域。「藝術廳」將13至20世紀的藝術作品分成四個時期、八個展間呈現,跟隨策展邏輯循序觀賞,即可了解西洋藝術發展的時代概念。

「雕塑大道」為館內唯一採用天窗設計的挑高空間,雕塑作品隨日照變化展現出光影層次的肌理美感,更加引人入勝。此區展示古希臘羅馬時代至20世紀的作品,希望建構出基礎的西洋雕塑觀賞脈絡。 「羅丹廳」帶您認識「現代雕塑之父」身處的時代背景與藝術環境,集結了羅丹本身,以及他的老師、同儕和學生的作品,並打造四大雕塑家工作室。從觀察與對照之中,可以看見羅丹與前後代、同輩之間的關係。

個人短評

西洋藝術共有三個展廳,每個展廳的作品幾乎都是不同的藝術家,種類以及風格相當迥異,走完一趟相當過癮,裡頭也有很多補充資料或影音,讓民眾可以去觀看閱讀,像是「窺物誌」也充滿了許多資料,可以補足民眾的求知欲望。

展廳之間也有「藝術修復這件事」的展示,讓民眾了解到藝術品平常該如何維護?為何可以傳承至今?文字內容淺顯易懂,相當的不容易。

https://peekingbehind.chimeimuseum.org/theme/about/2011231730312#

20250124-24_-15
藝術修復這件事介紹
20250124-24_-17
藝術修復這件事介紹
20250124-24_-18
藝術修復這件事介紹
20250124-24_-22
藝術修復這件事介紹


▌四、樂器類

官方介紹

奇美博物館「樂器廳」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規劃「世界民族樂器」、「走入管弦樂團」、「機械音樂家」三大展區。

「世界民族樂器」以地域分布為經、樂器發聲類型為緯,展出世界民族樂器的多元面貌。「走入管弦樂團」為全球首創的虛擬交響樂團,以管弦樂團的基礎配置作為空間設計,搭配多聲道影音畫面,讓民眾彷彿置身音樂會現場,而且還能走入樂團之中,從指揮家、演奏家的角度,體會各個樂器之於交響樂團所扮演的角色。「機械音樂家」呈現「自動樂器」等裝置如何將音樂留存下來、重複播放的發展過程。

第二部分為獨立的「提琴」展區,精選藏品中各國最早製琴師的經典作品,同時設置提琴製作工坊、琴弓變革等內容。

個人短評

走在其他廳也都能聽見此廳的聲響,結合很多現代化的影像,讓樂器欣賞能夠結合更多五感的元素,這次有看到「自動樂器小劇場」的看板,可惜因為疫情暫時取消,它運用很有創意的方式導覽,結合了劇場的元素,希望下次看時能看到這樣的演出。

20250124-24_-19
自動樂器小劇場

https://youtu.be/yELTuTrVDD8


▌整體心得

其實一個展廳仔細看就可以逛很久了,未來有機會也可以拆開來看,細細地去品嘗認識裡面的作品,相信也能有很多的體驗及感受。

奇美博物館雖然是私人博物館,但是館藏相當豐富,活動以及設計都很完整且吸睛,是會讓我想持續再訪的場館,非常推薦給大家。

今天買了四本展覽圖錄,是之前沒有緣分逛到的《紙上奇蹟1、2》特展,還有已經看過的《有影無影?影子魔幻展》,有綁定雙冊特價的形式,等於用半價的費用買到圖錄,相當的優惠且滿足,我去官網看費用還是原價,是屬於現場才有的福利,推薦給大家!

20250124-24_-20
買了四本圖錄,總價1350元,大概只要原本的半價!

January 15, 2022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展覽筆記相關的分享。
鄭凱文
鄭凱文

我是一名魔術師、職業講師、職能治療師,時常運用魔術及醫學來幫助個案,對於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及使命,擅長運用細膩的課程編排,幫助學員有實質的收穫,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