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懂寫作的你,正在失去職場競爭力。

▌前言
對我來說,好的學習是必須輸出的,而輸出的形式有複述、教學、文章等型態。
這次想就「文章」層面來討論,文章對我來說就像是「不動產」一樣,除本意即具有學習的價值,也能透過文章的後續曝光得到一些效益,例如影響他人、得到成就、自我行銷、產生連結等,甚至可以打破「鄧巴數」的限制。
可謂是一舉多得,這次想與大家分享「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這本書,有關於新媒體的文章型態,與過去的寫作習慣與生態迥異,也讓更多非職業作家有更多的機會被看見。
我認為要啟發他人並產生行動,必須因果並重及實務經驗分享的面向來進行,從思維面出發,各環節循循遞進,因而將內容分成三篇來撰寫(動機篇、實務篇、專業篇)。
▌作者—陳立飛
百萬微信訂閱公眾號「Spenser」創始人 ,香港知名自媒體人。
原為英文老師,到香港後成為一名金融從業者,靠公眾號寫作,不到三十歲便在高房價的香港買房,並在「得到」線上平台開設知識付費課程,影響近十萬名學員,在財富及影響力上都有跳級的成長。
千萬點擊文章:《沒事別想不開去創業公司》、《你和頭等艙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

▌不會寫作的人正在失去職場競爭力
作者從個人品牌的面向來討論,究竟甚麼是你的社交貨幣?
個人品牌也代表你的價值及觀點,甚麼能夠為你的價值背書?甚麼能成為你與別人的連結樞紐?應該不僅是「頭銜」及「公司」這麼粗淺的表象。
職場上如同網路的特點「流量為王」及「認知為王」,這兩個特點構成了一個人職場上的個人品牌和話語權,這兩個特點甚至超越專業性,因為專業可以被替代,流量和認知永遠跟著這個人,而「寫作」就是這兩個特點最有效率的方式。
在相同的基準點上,你要必須如何被看見?
透過寫作的積累,利用網路上的技術資源優勢,為自己的職場和個人品牌賦能,相信收入、人脈、影響力都會有絕對的提升,別錯過網路帶給現代人的最大紅利。
這個時代,你能連結多少人,決定了你能值多少錢。(延伸閱讀:弱連結:99%的成功機會都來自路人)

▌我不是作家,我有辦法寫作嗎?
相信這是很多人對於寫作有所顧忌的主因,但其實某種程度上,它就跟我們平常唱歌說話一樣,只是一種溝通交流的手段,源自於我們與生俱來的表達慾望。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我們從出生起就在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當我們具備基本的讀寫能力,就有了重要的寫作基礎。當然爾,寫作能力的培養,如同說話唱歌一樣,需要不斷的練習,先做到流暢自然,再逐步升檔推進。
以多數人努力的程度,還輪不到拚天賦。
很多人會認為寫作是需要靠「天賦」的,但其實寫作的捷徑和練習武功一樣,只能夏練三伏,冬練三九,秘訣只有三個字:「一直寫」。
天賦或許有差異,但是機遇也很重要,如果沒有過去勤奮與積累當地基,機遇擺在眼前,你也拿不到。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但你需要「開始」才會很厲害。
▌不願動筆的三種心態
一、覺得自己寫得不夠好,對別人沒有價值,浪費別人時間
你所面臨的問題,別人也面臨著,當你獨立思考了,而別人沒有,你的文章對他們就有價值。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道理誰都懂,如果你能提供一個新的角度,或者提供一段親身體驗的經歷,並且真誠地表達出來,這就是你的獨特價值。
你可以回想,當你觀看餐廳食記時,是不是越真切、真實的感受,可信度感受比較深,而不是詞藻華麗的業配文宣。
二、覺得自己的文章很幼稚,讀不下去,對自己沒信心
你有沒有觀看以前自己的文章或是照片時,覺得以前的自己怎麼這麼矬?以前的文章怎麼這麼矯情?看自己的過去,就好像一段黑歷史。
但是哪一位優秀的寫作者,不是從磕磕絆絆中走出來的?只是他在未成名前,也沒有人在乎過去那些初孵未熟的思考,沒有過去的幼稚,何談現在的成熟?
唯有你寫的東西越多,思想得到錘鍊的機會愈多,寫出的東西才有可能愈深刻。
三、寫作時,內心總有一個聲音在扮演「審判者」
很多人寫作時,腦中會跳出兩個人兒,一個感性、熱情的「創造者」,另一為理性、挑剔的「審判者」。
「創造者」出現在你有了寫作靈感、思路流暢的時刻,開頭一路流瀉的撰寫,後來休息片刻。這時候挑剔的「審判者」出現,開始覺得文章詞不達意、觀點平庸,對內容開始不滿意,修修補補下開始自我懷疑,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
其實主因是我們開始階段「期待太高」,這時候你要知道剛開始的二三十分鐘只為熱身而已,讓文字不受阻力和批判地流淌,而「創造者」與「審判者」必須有好的分工合作,才不會讓寫作變得窒礙難行。
建議完成當天的時間如果較長,可以先關閉文檔,過幾小時或一天後再看,能夠更加客觀地看待自己的作品。

▌無法「堅持」寫作的解法
一、控制不住自己
大腦思考比身體活動還要更消耗能量,於是人類為了盡量減少消耗,會發展出拒絕或者減少思考的本能。
抵制本能需要強大的意志力,所以我們應該減少干擾因子,創造一個專門寫作的環境,來全神貫注地執行任務。
甚至可以建立一個寫作的儀式感,例如飛航模式、桌面整潔、隔離空間等,讓能量及效率提升。
二、完美主義心理
最擔心思想上的完美主義,因為我們會期待一個接近完美的結果,抱有過高的期待,就像是新年新希望,總是列舉多項,但是到最後逐一放棄。
這時候要樹立一個觀念就是,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並為寫作製造「任務感」。
可以試著為自己設定一個有嚴峻性的寫作任務,例如今天沒有寫完,就不能吃晚餐,或是晚上就不能睡覺。逐步地,你的任務就會陸續達成。
「行動」比想法更有力,「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三、缺乏回饋和激勵
很多時候,我們前頭充滿熱情,但是卻後繼無力。
那是因為少了即時回饋,也很少正向刺激,久了就失去寫作動機了,所以我們可以為自己製造回饋。
對於寫作這種需要長期堅持的事,設計里程碑是一種不錯的方式,例如粉絲數突破一千、留言破一百條、轉載超過五十次等,透過可視化的成就感,就是堅持最好的動力。
有時候我們發佈在自己朋友圈中,會發現好像反應不如預期,這時候可以去找到對的社團受眾,相信會有出乎意外的成效唷。

▌保持「高品質」輸出的五個關鍵詞
一、死嗑
中國北方的方言,意指與某事沒完沒了,緊咬不放之意。
其實就是保持持續的輸出,看上去沒什麼,但是九成的人都倒在這個關卡,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每天多少寫一點,寫久量就來了,心得體會以及習慣就慢慢成形。
二、敢拚
其實講的就是勇氣不畏懼,不要老想講討好的內容。
對於自媒體寫作來說,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場和鮮明的觀點,才能得到更多關注及同道中人的支持。
三、專注
唯有專注才能達到好的效率,現在人喜歡多工處理來提高效率,但其實反而會降低效益。
只有零碎、低層次的事情才適合多工處理,否則會消耗過多內在切換的能量,而寫作是需要沉澱,一旦被打斷,就是需重新醞釀,效率會降低不少。
四、野心
野心向上能突破防線,讓你敢於去做更大的夢;向下也能守住底線,知道甚麼不能做。
有野心的人知道自己為何而做,有了願景及方向,即使起步慢,最終仍能夠走的更穩更遠。
五、好奇心
好奇心是建立正向寫作輪迴的關鍵所在,當你不斷對生活產生好奇,才會有新鮮的思想產生。
打開好奇心的一個小技巧,就是不斷提問,很多靈感其實都是來自於,自身對於生活的困惑或質疑,當你觀察外面的世界,留意生活的細節,你會發現,寫作這件事會愈見容易,也愈有樂趣。
▌後記
當我們的腦袋裝入要寫作的思維時,觀察事物就會變得更加敏感,對於閱讀也會有不同的心態,進入「刻意練習」的狀態,並產生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你透過寫作的樞紐,會從點狀的觀點,逐步變成線狀,最後再到網狀,構築成內心更完整的世界。
建立起寫作的興趣之後,就要邁向更專業的方向前進,要像「職業評論家」一樣閱讀,仔細拆解、分析內容、學習風格、了解結構,並思考筆者如何組織素材、把握節奏、調動情緒等,用不同視角來觀察,對於未來會有更大的突破性。
這是我看完這本書,摘錄以及內化的文本,也因此更細緻的去體會文字,接下來會就新媒體的背後思路及方法,來與各位分享,歡迎點擊一同學習。
約瑟夫 · 康拉德:「寫作只有兩件難事,開始寫,不停手」。
https://medium.com/%E9%AD%94%E8%A1%93%E6%B2%BB%E7%99%82%E5%B8%AB-%E9%84%AD%E5%87%B1%E6%96%87kevin/%E8%AE%80%E6%9B%B8%E7%AD%86%E8%A8%98-%E5%AF%AB%E4%BD%9C%E6%98%AF%E6%9C%80%E5%A5%BD%E7%9A%84%E8%87%AA%E6%88%91%E6%8A%95%E8%B3%87-%E5%AF%A6%E5%8B%99%E7%AF%87-68416dd11b92https://medium.com/%E9%AD%94%E8%A1%93%E6%B2%BB%E7%99%82%E5%B8%AB-%E9%84%AD%E5%87%B1%E6%96%87kevin/%E8%AE%80%E6%9B%B8%E7%AD%86%E8%A8%98-%E5%AF%AB%E4%BD%9C%E6%98%AF%E6%9C%80%E5%A5%BD%E7%9A%84%E8%87%AA%E6%88%91%E6%8A%95%E8%B3%87-%E5%AF%A6%E5%8B%99%E7%AF%87-68416dd11b92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閱讀分享」相關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