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專業篇)

20250124-24_-2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專業篇)

寫好乾貨文為職場發展賦能。

20250124-24_
三個篇章的第三部分

▌前言

不知不覺來到了最後一個章節,這個章節將帶領你邁入職場專業寫者,要在個人領域成為風口,就必須持續的專業輸出,該如何規劃、累積素材、整合產業分析等,都有可依循的方向以及做法。

這邊主要專注於職場「乾貨文」,寫好乾貨文能為職場發展賦能,透過持續的專業輸出,爭奪職場話語權的方法。

最後則是關於「爆款文」,從個體角度而言,我們是需要它的,讓自己長久以來的積累得到引爆,產生更多價值,也是個人品牌很好的註腳,關於爆款文也是有脈絡可依循,當然爾,平時的點滴努力才能因此厚積而薄發。

▌職場專業文章寫作的方法論

職場專業文章其實就是所謂的「乾貨文」,富含知識、實戰性強、實務經驗的實用性文章,會讓人想要蒐藏、不斷研讀的作品。

它的寫作方式相對比較難,需要所在領域的某個主題做深度分析,展示你的專業功底和行業洞察力,要想持續在這個領域經營,就要修鍊內力,讓自己的思想格局、調查能力、看問題的角度都有全面的提升,也能透過這個平排連結到更多的資源,為你的價值背書。

我曾經寫過關於「魔術治療」的文章,雖然主題很小眾,但是也因此有了發揮的空間,去年還因此連結到香港的記者邀約。

因為其是很新穎的觀念,也可以先將發表的多篇文章傳給記者,讓他有個脈絡,再進行訪談會是較理想的作法,另一好處就是,為自己省掉多次的重複勞動

接下來就乾貨文以下三個重點詳述,不要錯過囉。

20250124-24_-1

一、乾貨文章兩要點

選題的「加」與「減」

1、文章要有飽腹感

也就是讀者看完後能夠明確知道收穫了甚麼,讓讀者真正覺得有所得。

所以動筆之間,要確立文章的中心論點,透過那些小論點來支撐佐述,論點是否相互獨立,是否能夠層層遞進,除了表達自身論點外,最好還能夠解釋反對的意見或疑惑,讓讀者感到最完整的收穫感。

2、要有明確的利益點

乾貨類文章目的是闡述專業知識,幫助解決問題,所以要想清楚這篇文章對讀者的哪個點有幫助,並圍繞這一點具體展開論述,也便於匹配用戶群,提高感興趣讀者的興趣。

比如說《論資料分析對產品經理的重要性》、《如何輕鬆搞定應用程式分析?》。

3、深度、廣度、角度、速度至少取一項

這邊就是必須要找出你文章的亮點,是否更加深入、全面、獨特?如果都沒有,能不能夠把握新事物,對於當下即時熱點,提高敏銳的嗅覺和洞察力。

4、開場文風匹配行業文風

其實要結論先行或是問題先行都可以,但是符合行業文風,才能讓用戶有更好的代入感,能夠更有共鳴深入行業看問題。

表達的「深」與「淺」

職場乾貨文的寫作遵循一般規律:先描述情節,接著展開分析,隨後擺明觀點,最後下結論。

寫文章除了專業的深入之外,一定要記得淺出,除非是在期刊上發表,否則新媒體平台要考慮到,讀者的時間和專業度是有限的,所以文章一定要寫透,簡潔幹練,不要故作高深。

20250124-24_

二、系列專題四原則

1、寫專題要有整體的策劃

專業性內容一旦形成系統,一來對於自己的知識體系梳理方便,二來利於優化用戶的閱讀體驗,如果寫得好,讀者會像追劇一樣追看文章的更新。

如果嘗試寫系列文章,那麼「第一篇」就非常重要,它決定這個專題後續的傳播效果,所以要繼之前所說,專題就是系列產品,要明訂每一篇文章的內容側重,到一定數量要達到甚麼效果等。

2、專題文章兩種走向:深度、時效

第一種走深度,就是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觀點,寫別人寫不出的內容,這是一種核心競爭力。第二種走時效,處處快人一步,便可占得市場先機。

3、起步階段,切入點要小

剛開始「切大點」是很難做起來的,已經有很多行業權威人士在寫了。

所以建議先在自己的小塊擅長領域發揮,切入點越小越容易寫得精彩,也就有可能關注到別人沒關注到的地方,並且做精、做深、做透,先有核心競爭力,才能發展別的。

人會因為一個無法取代的小需求,而認識你。認識你之後,就會想要嘗試你所提供的各種服務,進而信任你的全部。(延伸閱讀:「傳統口碑行銷」與「網路行銷」,是否吸引族群仍不同?

4、學會對標

剛開始建議找個目標,而這個目標最好是與你同行不同定位,觀察他的選題角度,怎麼組織內容。

其實不只寫作,個人成長也是如此,可以去模仿領域內的大咖,找到正確的方向以及靈感,能夠少走許多冤枉路。


三、累積素材四原則

累積素材在寫作過程尤為重要,只有前期堅持不懈,有意識地尋找素材,「厚積」才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轉化為真正屬於自己並有個人風格的東西,從而「薄發」。

1、累積專業知識(深度)

要想做知識的上游,必須去到知識的源頭,仔細研究本行的專業知識,閱讀「經典書籍」,畢竟人人都能做到,還有誰需要看你的文章呢?

除了經典書籍之外,「流行書目」也要看,以把握最新的趨勢,最好是能夠讀到外文原版,畢竟在某些領域,國外的理念實踐要領先不少,仔細消化、篩選這些認知差異,利用資訊不對稱引介先進觀點,也能建立你的優勢。

了解理論知識之後,需要多「實踐」,才能確認這些知識是否適用於現實生活。可以透過兩個管道完成:一個是公司內部的機會,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多嘗試自己範圍外的事,學到的本事都是自己的;另一個是產業機會,比如說業內的展示交流活動、新興事物的發表會等。

另外透過以下兩種視角,可以讓你的觀察更為全面,第一是從「內部」觀察行業裡的人和事,這是第一人稱視角,偏向微觀;第二是從「外部」觀察,從整個社會的層面來觀察行業,獲得橫向的視野,涉及政策導向、經濟發展、文化等方面,偏向宏觀。

2、整合產業分析報告(廣度)

分析報告的價值在於讀一篇勝過讀十篇,仔細研讀分析報告可以舉一反三,提高學習效率,可以透過以下兩種途徑獲得產業分析報告。

第一種是透過「行業內的專業媒體」,當這些分析報告出來的時候,可以試著將重要的部分摘錄,並加以琢磨這些專業的媒體是如何做分析的,在對比及反思中,知道自己在認知上的差距,才會找對方向努力。

第二種是透過「社會層面的報告」,比如說妳是金融領域的從業者,那麼除了觀眾宏觀經濟走向,也要關注國家的政策、國外的重要事件。

3、置身第一現場(速度)

第一時間產出熱點文,並且是在第一現場,這樣才能確保文章的真實性、可靠性、時效性與新鮮度。

但是要如何做到?老話一句:「機會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平時多關注產業動態,練就自己對該行業敏銳的嗅覺,總有機會撞到第一現場,並且寫出熱點文。

有一條捷徑分享給大家—成為社群號召者,有機會的話,一定要站出來成為號召者,雖然付出多,但是收穫也多;幫助的人多,影響力也愈大,甚至有機會獲得第一手資料,而且透過連結不同的人,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和可能性。

4、與高手過招(角度)

高手之所以被稱為高手,就在於他們敏銳的目光和洞察力,他們看問題的視角往往更加獨特新穎,不同於常人,因此與水準高的人交流,你會不由得被他們所感染,獲得獨特的視角,甚至被引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20250124-24_-2

▌關於爆款文

即便我們不追求爆款文,但是還是希望文章能被更多人認可,在這個資訊碎片化和更新迅速的時代,爆款文無疑正是符合大眾的喜愛及閱讀習慣。

當我們打好前兩篇的寫作基礎之後,接下來解構分析爆款文的原理,讓我們對爆款文有更清晰的認知和定位。

20250124-24_

怎麼找爆款點?

爆款點有兩種,一是突發熱點,二是永恆痛點

「突發熱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熱點事件,尋找這樣的熱點需要很強的敏感度,畢竟風口是有時效性的。

我個人原本是很反對「蹭熱點」這件事,但是如書中所說,從個體角度而言,我們是需要它的,讓自己長久以來的積累得到引爆,產生更多價值,也是個人品牌很好的註腳。

另一則是「永恆痛點」,關於人性可以總結四個永恆痛點,列舉如下:

1、事業上的激進與保守→〈四小時後逃離北上廣〉。

2、生活上的穩定與冒險→〈你所謂的安定,不過是在浪費生命〉。

3、認知成長的前與後→〈年薪十萬和年薪一百萬的人差距在哪裡〉。

4、能力與平台的博弈→〈斜槓青年的五大生存法則〉。

關於「永恆痛點」其實就如同讓自己「成為風口」,雖然困難,但是只要把握過去所學,在機會來臨之時,把握時機,讓過去的積累得到好的呈現。


開頭俘獲人心

當我們撰寫時選好了「角度」,也立好了「標題」,接下來就是要思考如何布局整篇文章的架構。(書中針對角度標題也有再使兩個次標來介紹,但是其實跟我上一篇PART2文章的內容很接近,此篇就不詳述了。)

其實最困難最有挑戰的就是「開頭」以及「結尾」,開頭不好不會往下讀,結尾不好不會轉發,「文章的開頭」要吸引人,就要達到以下四個效果。

1、立畫面:道理沒有畫面感,但是故事有。

2、有帶入:讀者孰悉的環境或情境。

3、表情緒:透過故事,傳遞出一種觀點、立場和情緒。

4、做鋪陳:埋下疑問、轉折或懸念,為下一段的開始做好鋪陳。

開頭部分,在亮出觀點之前,例子不要過長,一定要讓讀者明白你舉例子的用意。


善用萬能框架

文字的展開包含兩個面向,一是文章框架,讓內容站起來;二是行為走筆,讓內容活起來。

寫文章最好是先列題綱,熟練後打個腹稿或是畫心智圖也可以,讓邏輯的結構性更穩健,可以依循一下這個萬能框架:亮觀點→說現象→做分析→下結論

這個段落作者是使用《我身邊離開體制的人,目前沒有一個後悔的》這篇文章來解釋萬能框架,有興趣者不妨搜尋研究吧。


活用行文走筆

框架是容易學習的,但是文字風格需要經過時間打磨,可以往以下三個方向思考。

1、文字密度:不要囉嗦,精簡幹練。

文字密度要適中,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囉嗦,表達克制,列舉事例要適可而止,不要一股腦兒全部貼上去,就算要寫,也要分散開來,而且事例的並列和遞進要有層次。

2、畫面感:細節具體,案例鮮活。

細節描述一定要具體,只有細節具體了,畫面感才會出來。

嚴歌苓作品範例:《演講— 職業寫作》、《電影—金陵十三釵》、《長篇小說 — 陸犯焉識》。

3、情緒化:觀點一定要愛恨分明。

文字要情緒化,就是觀點一定要鮮明,你想要讀者產生什麼樣的感覺?並跟著你的文章發生情緒的變化,如果你對一件事毫無熱情,讀者也感受不到,人心都是敏感的,從心理而來,也將會走到心裡去。


結尾刺激轉發

讀者轉發你文章的那一刻,是情緒化的,而不是理性的。因為記憶曲度及慣性,一般給文章設計的最後一句話,就是讓讀者寫推薦的那句話,而這也就是用戶思維。

再來爆款文有一個不成文的原則:結論必須出金句。所以平時就要建立金句庫,老話一句,日常的積累決定日後文章的精采度。


找準發佈時間

要為我們的文章選擇一個最好的亮相時間,讓他盡可能地抓住最好的機遇。

接下來是作者的分析適合時間,第一個中午十二點至下午兩點,剛完成上午工作,吃午飯前忙裡偷閒,在網上瀏覽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並分享給朋友,另一時段為晚上八點到十點,正值吃完晚飯後,在睡覺前的空閒裡打分享打發時間。

根據文章的定位不同,每天選擇發佈的時間也不一樣,假如為勵志文章,可以在早上八點前發佈,讓讀者在晨曦交通穿梭的時間中閱讀;假如為搞笑幽默,則可以在晚上七到八點,這是都市人的社交時間;假如為情感,可以在晚上十點以後,這是人們最多愁善感的時間點。

20250124-24_-1

▌後記

這本「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我按造自己的吸收,寫成三篇遞進式的文章,一方面是自我成長,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夠影響更多讀者。

最近我放慢了看書或學習的步調,想起去年我買了四五十本書,雖然有些是拿來當作資料查找用的,但是整年度下來感覺沒有太大收穫,陷入低度勤奮的狀態,我想最大因素就是,沒有好好實踐並輸出吧。

所以今年想要做一些轉變,基本上不太買新書了,當寫完一篇讀書筆記後,才往下一本邁進,這是我給自己的期許目標,與大家分享。

https://medium.com/%E9%AD%94%E8%A1%93%E6%B2%BB%E7%99%82%E5%B8%AB-%E9%84%AD%E5%87%B1%E6%96%87kevin/%E8%AE%80%E6%9B%B8%E7%AD%86%E8%A8%98-%E5%AF%AB%E4%BD%9C%E6%98%AF%E6%9C%80%E5%A5%BD%E7%9A%84%E8%87%AA%E6%88%91%E6%8A%95%E8%B3%87-%E5%8B%95%E6%A9%9F%E7%AF%87-f7e84bdd850dhttps://medium.com/%E9%AD%94%E8%A1%93%E6%B2%BB%E7%99%82%E5%B8%AB-%E9%84%AD%E5%87%B1%E6%96%87kevin/%E8%AE%80%E6%9B%B8%E7%AD%86%E8%A8%98-%E5%AF%AB%E4%BD%9C%E6%98%AF%E6%9C%80%E5%A5%BD%E7%9A%84%E8%87%AA%E6%88%91%E6%8A%95%E8%B3%87-%E5%8B%95%E6%A9%9F%E7%AF%87-f7e84bdd850d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閱讀分享相關的分享。
鄭凱文
鄭凱文

我是一名魔術師、職業講師、職能治療師,時常運用魔術及醫學來幫助個案,對於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及使命,擅長運用細膩的課程編排,幫助學員有實質的收穫,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