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當洗腦統治了我們

20250124-24_

你知道生活中其實充斥洗腦嗎?

▌前言

過去對於「洗腦」的既定印象可能來自於政治、宗教、商業等,聽起來非常可怕,但總覺得離自己好像很遙遠?你可能會想現在這種世代,不太可能再被洗腦了吧?

其實一點也不,「洗腦」充斥於我們的環境當中,從電視、社團、補習班、家庭、學術界等,很多時候來自於所處的環境,一個人說不信,一群人說可能就會開始動搖信念,尤其那個人還是你的摯交或家人時。

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似無害的舉動,其實也都充斥著洗腦的機制,比如說你有聽過淺意識行銷嗎?

這來自於心理學的「閾下刺激」,意指人只要重複看到某個視覺刺激多次,就會不自覺地提高好感度,例如在電影當中穿插了短暫喝可口可樂畫面,散場後不自覺買下可口可樂的比例就會提高,因為它能避開理性的檢視,直接訴諸本能的欲望,這也是現代社會常見的手法之一。

「洗腦」是一體兩面的技術,遇到好的應用時,可以幫助人往正向積極的地方,但它同時也是極危險的工具,會導致他人失去判讀能力,不自覺無條件地為「洗腦者」付出。

接下來讓我們用科學的方式,認識「洗腦」背後的因與果吧!

20250124-24_

▌關於洗腦,你應該了解的三個概念

一、洗腦如何形成?

作者提到一個核心概念—隧道,你可以想像以下它的畫面,細長的管狀通道,與外界徹底隔絕,當你進入隧道之後,不走到出口看不到光。

隧道具備了兩個要素,「阻隔外界」以及「縮小視野」,外界的刺激不僅遭到隧道阻隔,當我們朝向唯一的出口時,你有沒有發現,你的視野也變得狹隘許多呢?

這就是洗腦背後的機制,當處於「接收資訊缺乏」的情況下,大腦會自動吸收所有接收到的資訊,就算是原本難以接受的信念,這時候新的信念滲透,甚至顛覆原本的想法,這就是洗腦的原理。

同理而言,當「接受過多資訊」時,大腦會因此超載,也會逐漸失去自我思考與判斷的能力,漸漸無法判斷對錯,轉為被動接受。

其實這樣的隧道深入於我們的生活當中,進入升學班的環境,擁有共同的信念與目標;進入運動團隊,努力練習為了好表現。這些隧道的立意雖好,但也有可能產生副作用,像是以為只有目標才是一切,忽略了其他事物,不斷鑽牛角尖等。

所以必須留意隧道的利弊,適時接觸一些外界的資訊,讓大腦減壓,真正的思考做任何事的意義。


二、那些人容易被洗腦?

1、依賴型人格

特徵是缺乏獨立性和過度順從,由於過度害怕遭人厭惡或起衝突,無法拒絕他人,多選擇配合對方。

這種個性正面解釋是協調性高、尊重他人,然而缺點就是會接受明顯不利於自己或違背意願的事物。

例如:無法拒絕初次見面的推銷員,因而買下高價的商品。

2、高暗示感應性

代表接收資訊時缺乏判斷是否可信的能力,因此面對所有資訊都全盤接受,所以行動時多是依照他人的命令,因此這種人也很容易受到「催眠」

這樣的人有幾點特徵,例如:容易信以為真、信仰虔誠過度迷信、說話誇張習慣說謊等。

3、失衡的自戀心理

這種人的人格特質很矛盾,心中一方面抱持誇張的願望,夢想有一天能成就大事;一方面又缺乏自信,感到自卑,無法接受真實的自己,於是透過誇大理想,取得心理平衡。

書中將「自戀」分為兩種面向,分別為「誇大自體」以及「理想化父母」,前者是希望自己偉大如同一神明,後者為透過崇拜如同神的偉大人物,將自己的願望投射在這種人身上。

4、現在與過去的壓力糾葛

比如說原本個性堅毅的人遭遇挫折、疾病、生理死別、經濟壓力等導致心靈脆弱,而此時便容易受到控制。

除了當下的壓力,過去的壓力也會造成影響,例如童年時期的環境,而且當事人可能會把情緒藏在心裡,表面上看不出來,或者根本沒有自覺,然而只要出現這些情緒,便很容易受到思想控制。

5、脆弱的心靈支柱

主要是那些平常在家人好友的支持下,能夠得以巧妙迴避控制或壓榨的人,但是孤立無援之際可能就會向錯誤的對象求援,淪為思想控制的犧牲者。

孤立、缺乏精神支柱都會降低思想控制的門檻,當他們失去「安全基地」時,就很容易變成思想控制的羔羊,因為這時候只能在控制方身上找到心靈倚靠。


三、該如何破除洗腦?

1、釐清矛盾的心情

2、了解隱含依賴背後的情緒

3、重新建立人際關係

4、恢復自我價值

人類是群體的動物,基本上會追求兩大形而上的生物需求,分別是渴望愛情等人際關係的「社會需求」,希望獲得認同和肯定的「尊重需求」

當我們在現實社會中無法獲得這兩大需求時,便容易沉溺於能輕鬆快速滿足兩者的事物。

而當你有深陷其中的親友時,請試著從以上四點去著手「反洗腦」。

首先必須先減少「受洗腦者」過度接收「洗腦者」資訊,讓大腦降低超載現象,並恢復獨立思考的能力。

接著試著去聆聽當事人隱藏於情緒背後的真相,釐清收到吸引的理由和控制自己的對象,例如某女子對興奮劑上癮,不單是會帶來快感,而是因為不想離開與同樣上癮夥伴的人際關係。

實際去面對這樣矛盾的心情,並且了解背後的情緒,而且最好是能夠由當事人說出口,這樣才能真正地發現束縛自己的真相與信念,這時控制的力量才能降低。

「受洗腦者」擺脫原有的「洗腦者」依賴,與家人親友的關係極為關鍵,必須好好地重建,也就是說要鞏固依附關係,讓好的安全基地發揮作用。

最後則是讓「受洗腦者」找到自我價值,並且擁有更多自主意志的思考,可以試著多接觸不同領域價值的人,抑或是練習用第三人稱視角,來思辨問題的利與弊,而非一股腦兒的深陷其中。

20250124-24_-9

▌結語

現在社會是一個心靈相對匱乏的世界,方便的科技也阻礙了面對的人際,所以更多新興宗教以及心靈成長課程出現,暫且不論其好壞的價值,這仍是端視企圖心的源由,但是當你深陷於其中前,能夠先試著面對自己的內心所需,思辨自己的真正價值。

這是一本有許多研究及案例故事的讀物,作者為精神科醫生,但是整本書閱讀起來像是看多則小故事,並輔以一些理論講述,是本能夠順暢閱讀的科學輕讀物,對於洗腦的脈絡也會有一定的了解。

最後想要回朔到「隧道」這個意象,其實它就如同井底,很多時候的絕對並不是絕對,只是我們看得不夠多、不夠深而已,面對任何事物應當適時跳脫原有視角,否則就像是沒有靈魂的軀殼, 無論你面對的遭遇多麼乖舛,我們都必須思索並有所作為。

誰不用腦子去思考,到頭來他除了感覺之外將一無所有。 — 德國劇作家歌德。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閱讀分享相關的分享。
鄭凱文
鄭凱文

我是一名魔術師、職業講師、職能治療師,時常運用魔術及醫學來幫助個案,對於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及使命,擅長運用細膩的課程編排,幫助學員有實質的收穫,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