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讀懂一本書

20250124-24_
《讀懂一本書》

完整公開「知識變能力」的秘密

▌前言

提到閱讀一本書時的觀點切入,書友們一定會提到經典著作《如何閱讀一本書》,時至今日仍是不可多得的好書,不過出版時日也距今八十年左右了,而知名說書人樊登對於新世代的閱讀理念,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尤其是關於知識輸出的方法及價值性。

這本書大致分為三項主軸,關於選書的觀點如何解構一本書講書方法及價值,書中尤為推崇「講書」,作者認為講書是一種強沉浸式的學習方法,它會讓我們進入心流,當我們以這樣的目的去閱讀時,沒有意義,會自己找;沒有脈絡,會自己找,我們會投注更多的注意力,在字裡行間找出脈絡和意義。

「講書」的過程必須旁徵博引,這種引證來自於自己目前的知識庫,這樣不斷地積累和練習,會使我們的大腦更強健,當我們能夠將書讀活,聯想並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也就是大腦產生質變的時刻。

作者是一名用讀書改變自己生活的人,從讀書中得到了許多收益以及人生中的價值,接下來跟大家分享,我學習到的三大精華。


▌作者—樊登

作者為擁有3300萬會員的「樊登讀書」創始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學位,曾獲得1999年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他靠著說書及讀書,創下三天營收超過兩億人民幣的紀錄。

主持過《實話實說》、《12演播室》、《三星智力快車》等節目,著有《已讀不悔》、《工作是最好的修行》、《可複製的領導力》等書。

20250124-24_
作者 — 樊登

▌一、關於選書的觀點

作者每年只挑選五十二本書來進行閱讀,談到選書的標準和電視節目不同,節目追求的是收視率,書和知識追求的是「價值」,如何擺正閱讀的正確心態呢?如何用科學性的角度來看待一本書呢?如何用關鍵指標找出好書呢?

讀書五大誤區

1、讀書無用 —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

2、讀書只追求有用 — 善用「鄧寧克魯格效應」

3、有的書我讀不懂 — 知識存量不夠

4、讀書是一件私人的事 — 交流才能突破舒適圈

5、自己讀的效果最好 — 把書講給別人聽是最好的學習法

這邊補充二、三點的說明,第二點意即避免落入讀書功利化的陷阱,只讀當下能夠解決當下問題的書,就會導致錯失許多潛移默化影響的機會,鄧寧 — 克魯格效應的核心就是不知道自己該知道什麼,不知道自身不足之處,也就會導致只讀自己熟悉領域的書,造成侷限在相同的認知層面。

第三點則是對於「讀不懂」這件事的見解,它只是某一刻的情況,並不是固定的狀態,讀不懂也並非沒有收穫,當你讀不懂時,可以先讀一些跟它接近的書。

選書 TIPS 原則

1、T(Tools)工具:會教讀者一套有實踐意義的工具及方法。

2、I(Ideas)新的理念:為讀者帶來新了理念、想法、發現。

3、P(Practicability)實用性:實際為生活帶來改變。

4、S(Scientificity)科學性:經歷了科學性的驗證過程。

科學性是第一原則,並辨別具建設性的好書

「科學性」意即書的內容要有脈絡及根據,並且是開放經得起驗證,而非僅是簡單的歸納。但過猶不及都可能錯過一些好書,尤其像是文學或人生經驗類的書籍,所以另外一個面向就是從「建設性」的角度切入,也就是你讀完之後會有什麼樣的感悟和啟發,只要符合以下三點之一即符合建設性,分別是帶來新的意義、產生強烈動機、生活帶來改變

選書關鍵指標

作者對於選書有自己的一套秘訣,如果在相同的主題下,可以從這些指標中找出好書的關鍵,這些指標分別是:出版機構、作者背景、推薦人、推薦書單、參考書目、內容嚴謹、翻譯及印刷品質

20250124-24_-4

▌二、如何解構一本書

我們可能常聽到:「聽了那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自己的生活?」,從知識到能力之間是有一條界線,如果每本書不能夠透過有效的途徑轉為能力,那量再多也只是沉沒的時間成本。

怎樣才能快速閱讀並抓住重點,甚至看出書中的弦外之音呢?最重要的還是要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書中提到可以從七大面向下手,分別是經濟學、心理學、國學、管理學、邏輯學、哲學、人生經驗

目的閱讀 V.S. 自由閱讀

「目的閱讀」就是帶著目的來看書,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了解書的框架和脈絡,必須知道問題是什麼?研究現狀是什麼?該怎麼解決辦法?最有價值的部分在哪?最有利的案例是什麼?怎麼論證的?

另一種沒有目的性的閱讀就是「自由閱讀」,這不代表沒有價值,它反而能帶領你到未知的領域,自由閱讀是很享受的,你只要沉浸在裡邊好好讀,認真體會是否有衝擊到你的心靈。

閱讀時一開始不要有直奔答案的想法,先積累,再精簡。目的性太強,反倒減少大腦解放所帶來的意外驚喜。

解構書的方法

1、這本書解決了什麼問題?

2、書的寫作背景?

3、書中提供了那些解決方案?

4、用一句話總結昇華。

透過以上四個問題,可以幫我們重新理清思路,檢視自己吸收的程度,該如何將其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並從文字海中精粹出最精華的部分。

八條該紀錄的筆記時刻

文中作者其實不推崇看書時有太多的劃記,讀的時候認真讀,全心全意感受它,在講書之前才會做劃記,而他劃記的內容素材羅列如下,包含界定概念、問題嚴重、出乎意料、遞進關係、轉折關係、不同面向、心靈衝擊、奇聞軼事

上面的素材都是值得應用在講書的內容,尤其自己有感受的才能打動他人,講書就是取捨的過程,我們要給別人最精彩的部分,讓大家認為這場說書的講座,是經過講書人「科學瘦身」的。

20250124-24_-5

▌三、講書方法及價值

作者知識變能力的祕密就是「以講為學」,除了講書的價值性,也有提及該如何完成一場好的講書,好的講書是用自己的語言將書通俗化,講書不為取悅聽眾,而是把書中最有價值的內容送給對方,緣分就因此建立了起來,講書是一件互利的事情,聽眾與你都能一起得到成長。

講書的兩大原則

1、以書為據,勿離題

2、講書是再創作,而非單純摘要

第一點表示選中一本書,就必須尊重它,以它為核心,盡量遵循原書的主軸及結構,不能延伸太多個人的東西。

第二點看似跟第一點有點矛盾,但它要表示的是不要僅是唸原稿,而是要用自己的語言將書通俗化,避免陷入「知識的詛咒」,用降低維度的方法說給別人聽,也要尊重原文得本意,「再創作」成更好理解和接受的文本。

原文和再創作的比例與拿捏

1、原文寫得好,將其唸出即可

2、利用故事講道理

3、切忌改變書中的觀點

4、遵循原書邏輯,有目的性地側重

講書最重要的就是「構建坡道」

「構建坡道」就是我們要講書的第一步,有點像是講書前的破題,可以是書裡的內容、個人的經驗、自己的故事等,而這個坡道往往決定了整本書的解讀方向,也會影響講書的思路,接下來分享建立坡道的方法和原則。

1、用書中最打動自己的一個點切入

2、一上台就抓住聽眾注意力

3、找出其他坡道的方法

第二點就是一開始就直擊主題,把最有價值的內容放在最前面,例如最棒的故事、最棒的案例、最顛覆性的新知,不要想說要藏著最後講,別考驗觀眾的耐心,因為觀眾是先重視,才會願意聽下去。

第一、二點還算容易,但是總有些坡道比較難切入,這時候你可以從生活場景切入,或者出奇不意的路數,例如《這書能讓你戒菸》給我的最大震撼就是,戒菸不需要用毅力,以此吸引聽者的好奇心。

或是可以自己製造一些亮點,比如《活好》是一本作者與百歲老人的談話錄,它沒有工具,也不是哲學書,更不是什麼理論書,要如何建立坡道去引起他人的重視呢?樊登便提到—如果你在人生中有機會和一位百歲老人交談,他跟你暢談他的人生經驗,你願意聽嗎?

所以開篇就要抓人,讓別人認為他一定要把這本書聽完,建立完坡道之後,接著論述背景,然後進入正文,對待正文的原則,就是每個部分都給予充分的論證,像是實驗資料、案例、故事等來佐證。

開口講書的要點

1、複習心智圖,重新熟悉內容

2、調整心態,不為取悅聽眾

3、聰明地和聽眾互動

4、破除個人擔憂

第一點也是作者推崇的方式,看書後要畫心智圖,他認為這是一套高效的「知識輸出法」,一來梳理後清晰明瞭,二來動筆增加記憶曲線。作者認為講書前看心智圖,心情會比較平靜,避免出現過多雜訊干擾心智,從心智圖可以很明朗的看出最核心的價值觀,如何論證的舉證以及例子。

第三點則是站上台其實會緊張這件事,他提出有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借鑑,例如先嘗試在台下找一些面熟的人,或是願意互動的人先跟你互動,先從他們身上得到一些能量,慢慢獲得自信,最重要的心態就是,你的價值取決於你自己,而非別人的評判

第四點特別是當對方認知水準比你高時,你該如何說書?但其實不需要擔心,因為每個人都有知識盲點,所以你講的內容能夠彌補他們的不足,而且真正聽過很多課的人,在聽課的過程中,他們反而會找到新的靈感和收獲,越愛學習的人,越不會說他全部都掌握了,也越是虛懷若谷的人。

20250124-24_-3

▌結語

這本書對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對於「講書」這件事,作者用許多個人的經歷及書中的案例,來講述從講書得到的價值與紅利,現在也成為3300萬會員的說書平台,而他同時也是一名實踐者,持續每週的輸出一部近一小時的說書視頻。

這種以教為學的輸出法,讓我聯想到「費曼學習法」,然而費曼學習法畢竟是西方傳入以及一個概念,即便是過去經典的學習法,相較近代東方的此書來說,或許少了一些親近性,不過對於學習輸出的重要性仍是舉足輕重。

這本書讓我對於閱讀有了新的見解,最後一個篇章有提及心智圖的繪製方法,也讓我躍躍欲試,有將近十篇的範例,不過沒有提及太多相關的經驗談,期望未來也能透過講書分享,來與眾人一同學習成長。

「認知會有層次的差別,教育的初心卻沒有差別。」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閱讀分享相關的分享。
鄭凱文
鄭凱文

我是一名魔術師、職業講師、職能治療師,時常運用魔術及醫學來幫助個案,對於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及使命,擅長運用細膩的課程編排,幫助學員有實質的收穫,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