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邊寫邊思考的大腦整理筆記法

20250124-24_-614

養成「書寫→思考→解決」的習慣,增加生產力,強化學習力,紓解壓力,心智升級!

書名|邊寫邊思考的大腦整理筆記法
作者|齋藤孝
出版|采實文化
日期|2018/12/03

▌前言

作者「齋藤孝」之前另一著作《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也相當知名,他有不少著作都有關於思考、提問、工作術等,這本《邊寫邊思考的大腦整理筆記法》以「筆記法」為主體,帶到一些能夠應用的人生範疇,不侷限於唸書閱讀的領域,書中提及了六個生活向度,將筆記術帶到更寬廣的角度,如果以線性的方式理解此書,大概依序為認知、應用、技巧、場景

因為每一個向度作者都有提及一些案例,很豐富不過也有些零碎,我會擷取我認為有收穫的點來記錄,幫助自己系統化的理解內化。

閱讀前的三個目標:

一、為何要如此重視筆記術?

二、如何善用筆記系統優化人生?

三、生活有哪些面向適合筆記,該如何使用?


為何要如何重視筆記術?

書寫是避免思緒混亂的方法。

書中提及運用筆記解決問題的三個階段,分別為「書寫→思考→解決」,透過書寫卸載大腦凌亂的想法,當書寫下來就進入到有架構的思考中,並透過書中的筆記術來幫助解決問題。

也提到當使用到筆記時,就會開始轉換立場及態度,從被動變成主動,使用「以教為學」的立場時,也會讓自己大腦不斷運轉爬梳,整理出適合的框架以及脈絡,所以書中也建議筆記可以有「章、節、細項、時間」,幫助自身理解回想及目標推動。

筆記術不僅用在理性的強化學習,也能運用在感性的減輕心理壓力,以及個人成長到團隊領導的層面,此書舉例相當多的面向,用系統思維的層次來講述筆記術這件事,也列舉相當多的經歷。

書中總共有六個面向,分別為「打造競爭優勢」、「提升心智思維」、「掌握處事要領」、「強化學習能力」、「減輕心理負擔」、「激發創意靈感」,接下來依序來分享自身閱讀的收穫。

20250124-24_-612
20250124-24_-613
20250124-24_-632

▌一、打造競爭優勢

1、積極筆記:讓人產生企圖心、提升資訊吸收能力
2、偷學筆記:增進工作能力
3、反省筆記:發現問題
4、糾正筆記:提升工作能力
5、餘溫筆記:有效活用時間
6、目標筆記:讓你順利達標

有些人以為創意是忽然想到的,事實上並非如此,各種小小的領悟和巧思,會逐漸累積成所謂的創意,棒球選手鈴木一朗曾說過,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徑,而筆記術就是「創造小變,成就大變」的關鍵。

積極筆記:企圖心的有無,會影響一個人吸收資訊的速度,不過想經常保持高度企圖心並不是容易的事,而寫筆記可以讓人很自然地保持企圖心,這就好像一個人想學游泳,結果只是一直查詢游泳的方法,被資訊牽著鼻子走,它也不會因此變成你的東西。

偷學筆記:觀察沒有文字可循的事物,並試圖理解當中的架構,這又稱為「偷學技巧」,秉持著偷學技巧的心態工作,成長會更加快速,因為有些技藝並無法靠語言傳授,所以要用觀察的方式偷學,當凡事都要別人指導的人,很難擁有成大器的企圖心。

反省筆記:一個人想要減少失誤,就必須先對本身的問題有自覺,並且矯正錯誤的習慣來避免失誤,而最有效的方法是客觀寫下失誤的原因和對策,至於寫反省筆記的時間,作者認為花個五分鐘就足夠了。

糾正筆記:職場上經常有小失誤漸漸惡化成大麻煩的狀況。問題惡化的原因在於拒絕溝通,或是不肯老實說出現況,沒有公開資訊,在筆記上點出缺失,會讓人更容易接受自己的問題所在,因為書寫的文字具有客觀性,看起來像是必須改進的課題,而不是嚴厲的批評。

餘溫筆記:剛煮好的飯菜絕對是最好吃的,一旦冷掉就不好吃了。在聽到訊息的當下刺激是最強的,也是捕捉我們腦中想法的最佳時機,當我們專注處理某件事時,那股熱忱不會太快消散,而利用剩餘的熱忱再稍微努力一下,就是「餘溫工作術」,趁這種時刻將領悟寫在筆記本,你的實力會慢慢進步。

目標筆記:關鍵在於「設定目標」本身,因為有目標才有明確的課題,我們也會因此知道自己進步的程度,這同時也與提升幹勁也有關係。


▌二、提升心智思維

1、隨身攜帶筆記:隨時邊寫邊思考
2、找到自己喜歡的筆記:更容易養成習慣
3、替筆記取名:增加注意與幹勁
4、為每頁筆記下標題:刺激思考與聚焦
5、使用三色筆:提升記憶與效率
6、畫圖掌握問題:矩陣圖、文式圖、河川圖等
7、歸納三大重點:清楚溝通好掌握
8、記下日期與心靈狀態:幫助回溯成長、靈感串連
9、只使用一本筆記:多方記錄增進構思更加全面
10、將書本筆記化:運用作者思維,迅速吸收知識

這一章要告訴大家做筆記的技巧,以及如何養成做筆記的習慣,光是養成做筆記的習慣,就能讓知性與創造力有飛躍性的進展,接著再好好磨練寫筆記的技術,你將會發現筆記是很棒的工具。

齋藤式筆記法總共有十大守則,以下備註一些需要注意的要點。

隨身攜帶筆記:隨身攜帶筆記會養成我們「尋找問題」的意識與「把想法寫下來」的習慣,不過書寫空間太窄,思考也容易受限,作者建議至少要使用大小在A 5(21 cm * 14.8 cm)以上的筆記本。

為每頁筆記下標題:如果想追求工作上的成長,必須包含精神面技術面,兩者相同重要,不可偏廢,當一本筆記中有技術面和精神面的內容,就等於擁有「客觀」「自我肯定」這兩大要素。

書中舉例:王貞治在筆記中如此寫「在解決問題以前,我一定要貫徹到底,因為王貞治是個不輕言放棄的人。」,這段話屬於自我肯定,而自我肯定正是工作幹勁的來源。

使用三色筆:分成三大類是最適合人腦的分類方法,一旦分類過多,反而會因為太複雜而令人無所適從,使用三種「顏色」也比較容易記住,顏色的效果是非常大的,書中舉例紅色最為重要、藍色次要、綠色感興趣題材,分類方式可依個人習慣。(推薦閱讀:讀書筆記|紙一張簡報術

將書本筆記化:歸納書籍內容的筆記,等於把精力都花費在抄寫上面,反倒成為呆板的作業,因此作者將整本書都當成筆記,書本就像當成印滿文字的筆記,這時候寫的不錯的頁面可以折起來、重要內容用三色筆去劃記、自己的想法意見加個箭頭、把引用內容記錄下來、記下頁碼與關鍵字等。

當你把一整本書都化為自己的筆記,就會開始了解作者的思維,擁有跟作者一樣的思考方式。

20250124-24_-616
20250124-24_-615
20250124-24_-617
20250124-24_-618
20250124-24_-619
20250124-24_-621

▌三、掌握處事要領

1、用教人心態寫筆記:學習成效最好
2、把知識筆記化:去蕪存菁
3、整理工作方法和訣竅:增進管理能力
4、製作工作手冊:
覺察工作問題
5、個人成長的方法筆記:
促進成長、提高評價
6、運用筆記模擬不熟悉工作:
事先預演減少失誤

用教人心態寫筆記:大多數參加都是抱著「學習」的心態聽課,而作者則是抱著「教學」的心態,因為成為教人的一方學習成效最好,其吸收效率與單純學習有天壤之別。

把知識筆記化:「去蕪存菁」是一種聆聽和系統化並重的行為,我們在聆聽談話的整個過程中,不只要寫下當中的訣竅和方法,還要能夠篩選出沒有文字可循的系統性方法。

試著記下談話內容的時候,不要把對方的談話當成倒入自己腦海裡的骨牌,而是該想成一間正在興建的五層建築:底層有什麼基礎內容?二樓又有什麼內容?樓層之間相連的樓梯又是什麼?

整理工作方法和訣竅:練習用文章和圖示表達本無文字可循的知識,可以訓練我們管理上的必要能力,因為了解每個人的職掌,將工作內容分析後表達出來,這種能力與管理能力息息相關,管理所需的能力,就是可以看穿工作方法和訣竅,並進行統整、歸納。

領導者必須要有綜觀全局的能力,因此不能只看與自己有關的部分,而是要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整體情況,將工作的方法和訣竅寫在筆記上,可以幫助我們鍛鍊這種能力。

製作工作手冊:工作是「訣竅」「問題意識」的累積。給同一批新進員工一樣的工作手冊,讓他們寫下自己的領悟和注意事項,假如手冊本身已經有詳細的行動指南,那麼他們該記錄的則是「工作上的問題」。

在寫工作訣竅的筆記時,請務必要時刻留意交接問題,抱著指導後進的心態寫筆記,你會更清楚察覺到工作上有哪些問題。

個人成長的方法筆記:寫下工作訣竅的筆記不僅能促進個人的成長,同時可以提高別人對我們的評價,寫筆記有個好處,就是別人會看到你的努力,因為努力的成果統統化為實際的筆記。就算你不刻意彰顯自己很能幹,上位者也會知道你與眾不同,進而願意把重要的工作交給你。

20250124-24_-620
20250124-24_-622

▌四、強化學習能力

1、記錄疑問、意見、感謝:積極的被動性
2、別人的話:翻攪想法、刺激思緒
3、自問自答:
提出問題才會動腦思考
4、拜師學藝:
運用臨場感增加熱忱
5、無聊講座筆記法:
一句話歸納總結
6、練習講義:
犯錯為使用筆記最佳時機
7、傳話遊戲:
內化寫筆記的思考表達術

記錄疑問、意見、感謝:將外部資訊和內在感想寫在同一本筆記上,能促進我們對訊息的吸收能力。聆聽別人談話時最重要的態度是「積極的被動性」,聆聽對方講些什麼,吸收當中有益的部分作筆記。

別人的話:別人的談話內容能夠刺激我們的思緒,記憶中的資訊會沉澱在我們的腦海深處,那些東西可以透過別人的話語撈出來。

拜師學藝:如果想要安靜吸收資訊,讀書或許是最恰當的選擇;但要體驗感情波動的話,去現場聽演講會比較好,在演講現場做筆記,會讓你覺得自己的腦和演講者的腦融為一體,同樣一本書,如果你有先見過作者再來閱讀,吸收力絕對特別好。

無聊講座筆記法:如果內容早已經懂了,筆記分量不必寫太多也沒關係。只要用一句話歸納總結,剩下的空間盡量寫下自己的經驗或點子,這個過程總會帶給我們一些靈感啟發。

也有可能演講者所說的話另有深意,只是我們誤以為內容平凡罷了,所以請不要只用一句話做出武斷的結論,而是用前面提過的「河川圖」,試著以三段論法反思演講的內容,用不同的聆聽方式,也許能從平凡的話中找到啟示。

練習講義:凡有新的領悟,就是使用筆記的最佳時機,不管是準備大學考試或證照考試,或是處理工作上的問題,把犯下的錯誤歸納在筆記中,這是筆記最有效的利用方法,歸納自己不擅長的題目就好,這是製作練習講義的關鍵所在。

傳話遊戲:而許多失誤的原因常會隱藏在很單純的小細節裡,比方說「訊息傳遞沒做好」也是容易導致失敗的因素之一,傳遞訊息時沒有人會抄筆記的。商場上難免有無法抄筆記或沒紙筆可用的情況,前面我們已經練習過寫筆記的方法,現在不妨試著把這個行為內化,換句話說,請試著在腦海中練習做筆記。

在聽別人講話時,不要只是聽過就算了,而是要歸納出有用的部分和沒用的部分。

20250124-24_-624
20250124-24_-623
20250124-24_-625

▌五、減輕心理負擔

1、善用座位圖:改善人際關係
2、雜務筆記:讓你積極處理瑣事
3、列出壓力源
:不再身心俱疲
4、整理心靈
:抒發情緒、剖析問題

善用座位圖:由於人際關係會嚴重影響到工作熱忱,因此要提升工作熱忱,先確認人際關係和自己的立場是相當重要的事,不要用曖昧不清的方式描述人物之間的關係,直接畫成圖,你就會明白自己該處理的課題是什麼了。

雜務筆記: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處理雜務,但很多時候都是不得不的狀態,為了減輕心情上的壓力,可以試著將其視為工作的一部分,「製作清單」正是處理雜務的轉念訣竅,方法就是把該做的事情條列出來,再分配處理的時間點。

這一章節其實有很多可以更細膩的著墨點,此書算是簡易版的帶到,我個人也很推崇感恩日記、KPT 日記,能夠分析並解決問題。(推薦閱讀:番茄鐘工作法!改變習慣作好「時間整理」

20250124-24_-631
20250124-24_-626
20250124-24_-627

▌六、激發創意靈感

1、下好標題:自動進入思考企劃狀態
2、隨時準備二十個主題:自動留意各種主題資訊
3、構想筆記:
讓工作不無聊
4、記下抱負
:未來派上用場
5、條列式靈感
:思考靈感多變
6、紀錄朋友聊天:
觸類旁通

隨時準備二十個主題:我們會自動留意、發現符合各種主題的資訊,筆記裡有二十個主題,可以讓我們對很多事物都有所體悟。

條列式靈感:用條列式的方法書寫,就算一開始只寫得出一項靈感,之後靈感自然會愈來愈多,這是活化大腦的行為,刻意使用「條列式」的方法,量產靈感就會變成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20250124-24_-106
20250124-24_-107

▌閱讀心得

此書讓我驚豔的地方在於寫到一些過去沒有想到、可以去使用筆記的場景,透過這樣不斷的積累,可以讓自己快速的成長,以及增加一些小細節,就能讓筆記發揮更多的效用,像是增加「章、節、細項、時間」、整理工作方法和訣竅、下好標題等。

不過此書沒有針對特定筆記法細膩去解說,以下是我之前學過,也覺得非常受用的幾種筆記方式,提供給大家參考。推薦筆記法:康乃爾筆記法(Cornell Notes system)、子彈筆記(Bullet Journal)、1–3–5 專注法則(The 1–3–5 Rule)、KPT 日記法(Keep Problem Try)、感恩日記(Gratitude Journal)。

看完之後我想第一個採取的行動,就是將自己的筆記本拿出,把一些小標以及注意事項填寫上去,讓自己未來筆記的時候能夠看見,開始產生一些微行動及轉變,讓筆記這件事更有品質及意義,以及發揮它積累的作用性。

February 4, 2022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閱讀分享相關的分享。
鄭凱文
鄭凱文

我是一名魔術師、職業講師、職能治療師,時常運用魔術及醫學來幫助個案,對於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及使命,擅長運用細膩的課程編排,幫助學員有實質的收穫,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