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因為生活特別才寫,而是因為每天寫才讓生活變得特別。
書名|你今天寫了沒?寫出斜槓人生的深度練習法
作者|金敏植
出版|大田出版
日期|2019/01/01
▌前言
「不是因為生活特別才寫,而是因為每天寫才讓生活變得特別。」
這本書我最喜歡的就是上面那一句話,透過撰寫讓自己好好看待生活,也讓持續寫作這件事變得很有意義,當初這本書是在二手書店無意間看到的,目前市面上已經售罄,買到也算是一種的緣分。
此書主要是作者個人的一些生活經驗分享,分享自身如何透過寫作改變人生,並不是以工作書的架構來撰寫,裡面有很多不錯的故事,閱讀起來輕鬆快速,但是整體結構較為跳躍,為了將自身學習輸出,我將閱讀筆記拆成三個面向,分別是心態建立(Why)、乾貨技巧(How)、實務應用(What),幫助自己記憶及複習。
▌前言二
裡面有很多實務的例子及分享,我透過拆寫的方式作為筆記,可能是很棒的金句,或是值得記錄的微觀念,下方金句的「我」是使用作者第一人稱的角度。
一、心態建立:分享寫作帶來的好處,以及持續寫作的意義。
二、乾貨技巧:分享幫助寫作的一些技巧。
三、實應應用:分享寫者常遇到的問題,以及寫作帶來的實務效益。
▌閱讀筆記|心態建立 Why
- 我在旅行的同時會照相和記筆記,旅行結束後回到家便根據照片加以說明並在部落格上寫遊記,如此以來旅行的快樂餘韻彷彿能持續好一陣子。
- 若是要在部落格上每天刊登有趣的文章,我的每一天都必須要過得有趣。
- 玩的時候別被動地玩,而是要主動、積極地玩樂才行。如此一來,就能在該領域的愛好者之間獲得認同,也會在同好會裡受到顧問的待遇,然後在某個瞬間就會有媒體找上你。
- 練習常態性的失敗和偶然的成功最好的環境就是玩樂了(此處指寫部落格)。
- 如果能夠透過遊戲(此處指寫部落格)提升勇氣、培養創作力,在即將到來的時代一定能夠更快樂、更長久地工作下去。
- 別追求職業,請追求志業。
說明:書中提到伊藤洋志工作時的原則,盡量避開競爭、也不做機器能包辦的工作,競爭會帶來產業化,進而延伸成機械化和自動化,因此會往「創作小而樸實的志業」發展,能夠更有獨特性及自我價值。
- 幸福不靠強度,而是頻率。—《幸福的起源》
- 寫作之後,開始注意到那些未曾注意到的事物。
- 規律的今日,無限的明天。

▌閱讀筆記|乾貨技巧 How
工作象限
作者提到目標一開始要盡量往上移動,接著再往右移動,如果一心想著賺錢而做無聊的工作,最後可能失去樂趣及賺錢的機會,面對未來職涯不斷變化的世代,更重要的是個人在工作上的成長。
推薦閱讀:有興趣的工作收入低、沒興趣的卻賺比較多…4個象限,告訴你應該怎麼選

讓寫作具有原創性的三個條件—村上春樹
一、擁有與其他表現者迥然相異、獨具特色的風格。
二、風格能夠自發且與時俱進的進步。
三、隨著時間的積累,能夠成為人們的價值觀或是引用的資源。
推薦閱讀:村上談擁有原創性的三個條件
讓寫作變得容易的三個秘訣 — 姜元國
一、自己制定一個截稿時間:若是深陷於想寫好文章的欲望,那就絕對沒有完成的一天,只要訂出截稿時間,就會在有限的時間內努力寫作,那就一定可以完成。
二、催眠自己:太在意他人眼光的話會寫不出文章,請告訴自己「別人對我的文章並不太感興趣」,心理壓力自然會跟著減少,寫作上也就流暢許多。
三、投入寫作:只要坐下來寫出一行句子,人自然會專注於那個句子,然後順勢地寫下去,因此別再空想,直接坐下來開始寫吧!
推薦閱讀:一心想寫出「好」文章,就不會有完成的那天
讓部落格文章變得簡單的三個要領
一、關於該事有著過去的經驗(情節)
二、透過搜尋和閱讀得到該事的資訊(資訊)
三、該事帶給我的主題(主題)
推薦閱讀:《你今天寫了沒?寫出斜槓人生的深度練習法》讀後心得與實踐

▌閱讀筆記|實務應用 What
- 我們並不在意他們白天做甚麼工作,重要的是他們下班之後做什麼:此句出自於《人生勝利聖經》,因為十之八九的人會在公司作交代的工作,但下班之後會持續精進或做一些有趣事情的人,更能創造出與眾不同的創意與價值。
- 越忙碌的人,越要使用部落格:能夠更有效率地幫助自身傳遞價值,就像是自己的分身一樣,持續將自己的價值傳遞到不同角落。
- 文章沒有公開是不會進步的:文章和人一樣,必須經過一些碰撞和跌倒才會進步,因此能夠得到反饋和修正才有意義。
- 想多做一件事,就必須少做一件事:其實就是學會時間管理,適度的做好取捨安排,不要過度美好的想像,避免幻滅後放棄。
- 隨時隨地自己都能進行的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作者提到閱讀不用另外找時間及空間,舉例在洗手間都能閱讀免治馬桶的使用、輕聲背誦英文句子,隨時記錄看到有趣的文字、主題,甚至搭計程車時跟司機聊天,這一些內容都能成為寫作的素材,幫助自己更敏銳的學習及感受生活。
推薦閱讀:巨人與他們用的工具:《人生勝利聖經》

▌學習心得
此書給了我不少啟發,也透過作者實際嘗試後的經驗,讓人相信不是空談的理論。過去看過不少關於寫作的書籍或文章,每一本都會提到的核心觀念就是「堅持比努力更重要」,能夠鍥而不捨的書寫,才能從中看見寫作帶來的效益及價值,它是厚積而薄發的一項技能。
此書也分享了一些寫作帶來的成長,透過「以終為使」能夠更有持續的動機及意義,我目前也正在做這樣的練習,每日於臉書發佈一篇文章,內容從自身的興趣、生活、專業出發,包含藝文、展覽、劇場、閱讀、醫學等,期許自己過程中訓練寫作的「韌性」,並且從中獲得許多的學習與收穫。(截至今日已完成 27 篇)
March 27, 2022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鄭凱文。
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魔術師/簡報老師。
喜歡研究不同領域的美好事物,誠摯邀請一同交流學習!📒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1下--------給我一點鼓勵。
👏2~10下-----文章對你有幫助。
👏50下-------有興趣看「閱讀分享」相關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