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輔療的驚奇是學習的原動力

你有想過給嬰兒看魔術會有什麼效果嗎?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曾經做過一個研究,研究對象為十一個月大的嬰兒,當他們看見違反先天知識(innate knowledge)的物體現象,例如球能夠穿過牆壁、玩具車能夠飄浮於空中,他們會對這樣的事件產生更高的專注力以及學習效果。

當嬰幼兒看見魔術現象時,他們會產生更高的專注力以及學習效果。

20250124-24_-1

研究對象原因

挑選嬰兒作為研究主因是他們心智還未受到太多環境、文化、知識等因素所影響,也代表這是人類最原始的核心本能。

研究方法

他們會先挑選一組嬰兒觀看小皮球從斜坡滾下來,一如預期地被牆擋下;另一組嬰兒則看到球從坡道滾下去,並且神奇的穿過牆壁。

那些看到球能夠穿牆的嬰兒會顯現出更多好奇心,並對它有更多的探索行為,他們會嘗試去把玩那顆球,試著去了解為何固體的球可以穿過牆壁,反之,一開始看到球如預期被擋住的那一組嬰兒,則很快就對球失去樂趣了。

20250124-24_

結語

這也是我帶領魔術輔療時很重要的核心觀念,透過驚奇感產生活動參與動機。

我帶領魔術輔療時常會接觸不同的個案,例如失智症、身心障礙、生理疾患等,他們由於疾病關係,時常會缺乏活動參與動機,這時候就可以透過魔術的驚奇感讓他們產生好奇心,接下來則透過魔術的教學及練習來達到精細動作、社交互動、口語表達等能力的促進提升。

所以下次帶領輔療活動時,不妨將驚奇感帶入活動設計當中吧!例如將認知題卡上的角色換成爺奶的照片等,讓長輩有源源不絕的參與動機。


資料來源

Observing the unexpected enhances infants’ learning and explorati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Researchers: Babies Learn from Surprises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如果想給我一點鼓勵,請給我 1–10 個拍手;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給我 10–40 個拍手;
如果有興趣看「魔術治療」相關的分享請給我 40+ 個拍手讓我知道
鄭凱文
鄭凱文

我是一名魔術師、職業講師、職能治療師,時常運用魔術及醫學來幫助個案,對於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及使命,擅長運用細膩的課程編排,幫助學員有實質的收穫,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