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資訊
主辦|魔術王國
時間|2025/09/14 19:00–20:30
地點|桃園市桃園區新生路169號
場館|米倉劇場
座位|自由入座
費用|優惠票 540 元
觀後心得
這場魔術秀由三位魔術師共同演出,分別是林坤毅、張煜晟與李昂軒,三人在各自的段落展現獨特的魔術作品,同時也圍繞著「屬於自己的魔幻時刻」進行探討。整體設計不僅是單純的拼盤式輪流演出,而是透過巧思與銜接,使節目脈絡更為完整,也增添了觀眾對下一位表演者的期待感。
表演率先登場的是魔術師林坤毅,他以一小段無語言的魔術戲劇吸引觀眾目光,營造出魔幻氛圍,並在最後設下伏筆,與後續的魔術效果巧妙串連。在整場演出中,林的角色舉足輕重,也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表演者之一,尤其在開場與結尾的關鍵段落更是承擔了重任。
林的表演以語言為主軸,台詞比重較大,其優勢在於能隨機應變,常以接地氣的幽默即時回應觀眾,不過有時語速較快、停頓稍短,偶會讓部分觀眾來不及消化,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心靈魔術上的設計別出心裁,除了展現核心效果,還會於結尾再加上一個回馬槍效果,讓魔術更具層次與驚喜,這樣的設計不僅效果突出,觀眾的反應也十分熱烈。
然而,我最喜歡的效果是結尾的「手機入寶特瓶」。由於現今手機尺寸普遍較大,這個經典魔術已越來越少人演出,光是找到能符合大小的寶特瓶就相當費工,而他在表演中也賦予了嶄新的詮釋方式──將觀眾的手機放入寶特瓶之前,會先開啟錄影功能,完整記錄下演出的過程,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影片成為觀眾獨一無二的回憶,也兼具後續的延伸價值;不論是事後的討論,或是觀眾分享到社群媒體,都能帶來極佳的宣傳效果與持續性。
隨後登場的是魔術師張煜晟,他對於魔幻時刻的命題,聚焦在思考若再一次選擇,是否仍會走上魔術師這條道路。他的經典作品是將調酒與魔術結合,現場也帶來得獎程序的部分橋段,並將其中變出的酒延伸至另一個經典效果──「雞尾酒分離」,這個效果是將三杯顏色不同的雞尾酒倒入不銹鋼冰酒桶中攪拌,卻能再次分離出原本的三色酒液,可視為「水中分沙」的變體,這段安排緊扣在得獎作品之後,銜接自然,與主題高度契合。
除了調酒魔術,他的連環表演我個人也覺得具有巧思。一開始,他彷彿不經意地從桌面誤摘下一枚銀色鐵環,隨後以兩個連環展開效果,並逐步遞進,最終演變成六個連環的演出,一般而言,連環常被視為較為單一的項目,但他在設計上融入了吸引觀眾專注的細節,不僅展現串連與分離,還賦予道具更多元的變化,使表演顯得更為豐富。
最後登場的是魔術師李昂軒。他一開場便帶來最經典的比賽作品,我有幸今年在 FISM 現場欣賞過,而在桃園這場更能感受到明顯的進化──無論是穩定度還是動作設計都更加精準,整體表現相當賞心悅目,可以說是當天最具誠意的一段節目。這也是我特地前往桃園觀賞的主要原因之一,畢竟冠軍作品並非每次演出都會安排,因此更顯得難能可貴。
其中另一個讓我特別喜歡的橋段,是他演出的《猜可樂》(Cola Monte)。整段表演語速與節奏掌握恰到好處,每一個環節都能與現場孩童形成自然的互動與銜接,在既有核心效果之外,他還設計了許多細節來增添流程的豐富度,使單一的效果展現出多層次的變化,而最終的反轉結尾也處理得非常精彩。
整體而言,這是一場性價比很高的魔術秀,非常適合一般民眾欣賞,我個人相當推薦,因為三位魔術師合演,不僅能一次欣賞到不同的風格與作品,每個人表演時間也不長,因此端出的多是相對成熟的節目,為了填滿時間而湊招的比例較低。
若要談及目前的劣勢,應該主要還是在轉場形式上。因為每位表演者的表演道具迥異,大部分仍依靠燈暗來調整演桌位置,缺乏獨特且令人印象深刻的轉場設計;此外,三位魔術師之間並沒有連袂演出的節目,仍以各自獨立演出為主,若能透過某些物件或情節,創造彼此之間更多的連結,再以細節去貫穿主題,相信能使整體表現更加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