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屆台大魔幻之夜》魔術社成果展觀後感

上一次台大的成果展是在 2023 年,這次可說是睽違兩年後,再次重現的魔幻之夜,當天共有七位表演者,上半場四位、下半場三位,除了舞台魔術之外,主持人的串場也加入了不少巧思,以下是我對各段表演的印象整理

活動資訊
主辦|台大魔術社
時間|2025/06/12 19:00
地點|南海劇場
座位|1樓 13排 2 號
費用|400元

上一次台大的成果展是在 2023 年,這次可說是睽違兩年後,再次重現的魔幻之夜,當天共有七位表演者,上半場四位、下半場三位,除了舞台魔術之外,主持人的串場也加入了不少巧思,以下是我對各段表演的印象整理:

第一位表演者主題為「驀然回首」,主要元素為「仕女扇、花」,表演以經典的扇招手法為主,程序大致分為三段,先以白扇為起、出花為中、彩扇為尾,程序完整性高,但整體中規中矩,較缺乏驚奇感與亮點。

第二位表演者主題為「Impression」,主要元素為「畫筆、顏料、彩色牌」,然後搭配畫板、畫作、調色盤等,這個表演很有情境氛圍,表演者飾演盲人角色,在某個瞬間彷彿重見光明,開始一連串繪畫創作,而最後又回到盲人狀態,恍若剛才只是一段夢中片語、轉眼成空,我還蠻喜歡這個故事的設定,很有帶入感,不過魔術招式的強度比較不高。

第三位表演者主題為「Enveloop」,主要元素為「牌、信封」,以紅色及白色為主色調,表演者已有不少經驗,手法與台風相對穩定,部分魔術效果具有原創性,他以紅色信封與紅白花朵開場,配合音樂呈現不同的出牌效果,魔術效果強度高。程序分為兩段,皆以氣勢磅礡的音樂為背景,不過因演桌受到訊號干擾,未能完整呈現預期的開場及結尾,使主線變得稍嫌模糊,但單看出牌部分仍是一段精彩的演出。

第四位表演者主題為「shrimp_.magic」,主要元素為「環、彩帶」,環占程序比較大宗的效果,她是當天唯一的女性表演者,因此相當吸睛。表演程序分為兩段,第一段偏喜劇風格,有許多意外情節,如環意外套入剪刀或絲襪變彈棒等;第二段則轉為專業風格,展現體操底子與肢體控制,將環用不同以往的方式呈現,因為風格反差激起觀眾情緒,搭配彩帶結尾,整體舞台空間感強烈,令人印象深刻。

第五位表演者主題為「Into the Box」,主要元素為「紙飛機、紙箱」,表演營造回憶童年的氛圍,雖然整體效果不多,但每一個都很強烈,如物品丟進紙箱瞬間消失、紙飛機四處飛翔等,有點像是 Nikolai Striebel 與 Laurent Piron 的風格融合,程序穩定性尚可,但能呈現出這些效果十分驚艷。

第六位表演者主題為「Petal Haze」,主要元素為「牌、花」,運用緞帶作首尾呼應,表演風格唯美,結合牌與花的效果有巧思,不過當天手法稍不穩定,偶有卡滯,略為影響整體流暢度。

第七位表演者主題為「切他中路 最終章:神拳奧義」,主要元素為「牌、書」,上次看他演出是在 FISM ASIA,這次表演手法也有更加提升,動作也更俐落,最經典的效果是一張白牌變長後,再變成牌扇,側身之後變成一本書,而這次則是讓白牌能夠在漂浮時變長,神奇感更上一層樓,這次兩側還新增了燈座,雖目前主要是營造氛圍用,但我認為有不少可發展的效果潛力,期待他在 FISM 有進一步突破。

主持人表現我也很喜歡,有幾段我覺得會成為經典,例如雙人的大牌版「Sam the Bellhop」,以及用幽默方式揶揄第一排貴賓「不買單就算了,還不買票」這段 Punchline,既生活又衝突,非常精妙,其它橋段如場上打羽球、搞笑讀心等,也都很有意思。

距離上次看魔幻之夜已有一段時間,這次的演出中「牌」的使用比例較高,我原本期待會有鴿子的表演者,不過每年演出內容都取決於表演者的擅長元素與風格,有時候一期一會也其迷人之處,很開心能看到新一批舞台魔術師的作品,也期待他們未來進一步的發展。

鄭凱文
鄭凱文

我是一名魔術師、職業講師、職能治療師,時常運用魔術及醫學來幫助個案,對於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及使命,擅長運用細膩的課程編排,幫助學員有實質的收穫,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